坐落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的张家口堡,是一座雄踞于中原与蒙古高原之间的锁钥之地、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的古老军堡。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不仅是张家口市区最早的城堡,更是万里茶道集散路段的 重要商贸城镇,在茶道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品味境门&寻根古堡
据史料记载,城堡初建时仅在东南两面开设城门,东门题额“永镇”,南门名曰“承恩”,两门均建有瓮城,至嘉靖八年(1529年)增开小北门,形成完备的防御体系。城堡平面呈横长方形,占地约19.3万平方米,堡内道路格局呈三横三纵,东起武城街,西至西豁子街,南到西关街,北止北关街,这些街巷肌理基本保持了历史原貌。
在万里茶道的推动下,张家口堡实现了从军事要塞到商业重镇的华丽转型。堡内现存明清时期街巷21条、院落478处,是中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这些珍贵的建筑遗存见证了昔日商贸的繁荣盛景。
晋商在这座商贸城堡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史料记载,至民国十二年(1923年),张家口的票号、钱庄已多达42家。祁县乔氏家族在堡子里二道巷开办宏茂票号;祁县渠家开设茶店及三晋源、百川通票号;太谷曹家则创建了锦泉涌、锦泰亨、锦泉兴等票号与钱庄。这些晋商巨贾将张家口堡打造成为了财富汇聚的商贸中心。
漫步堡内,历史建筑星罗棋布,每一扇门扉后都藏着一段跌宕的商海传奇。从东门大街起步,13号的立昌洋行静立街角。那座欧式门楼历经百年风霜,仍透出昔日俄国商贾的气韵。
图/万里茶道申遗办
转入鼓楼南街,华丰成商号的欧式门楼与中式匾额相映成趣。华丰成商号,在民国时期由中俄商人合办,专营茶叶出口与法兰绒进口业务。
而鼓楼东街3号的祥发永账局,由山西汾阳商人王庭荣创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不仅是张家口最古老的账局,更是中国金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早期金融机构。
锦泉兴巷深处,有着山西太谷巨商曹本举创办的锦泉兴票号。这里曾专为万里茶道上的商人提供金融服务。
拐进西豁子街,培植学校的红砖楼静静矗立。该学校由美国外洋布道会于1909年创办,给当时的张家口人民带来了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教育,也开启了张家口与西方文化的交流。
图/河北省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行至鼓楼北街,就可以看见比堡城历史更早的关帝庙。据道光版《万全县志》记载,其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前。清咸丰年间,山西商人集资重修,碑亭内的《重修关帝庙碑记》和《重修关帝庙功德碑》保存完好,记录着晋商在此地的深远影响。
图/张家口景区
这些与茶叶贸易密切相关的建筑遗存,构成了万里茶道商贸体系的重要元素,见证了这条国际商道对沿线聚落发展的深远影响。张家口堡犹如一颗镶嵌在万里茶道上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商业文明的辉煌成就。
来源:区文旅局 万里茶道申遗办
编辑:周宇鸣
编审:陈伟 高阳
投稿邮箱 : qxxcbxwk@163.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