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这片经济蓬勃发展的热土上,城市间的较量一刻未曾停止过。当青岛凭借沿海优势一直稳居经济首位的时候,一个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正在悄然兴起,它不是沿海开放的烟台,而是有着“泉城”之称的省会济南,在这座承载着千年文化与现代产业交织在一起的城市里正以黑马之姿迎来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济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这里诞生了龙山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从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成为山东省会之后,济南就一直是山东政治文化的大脑,在明清时期享有“一线”特权的盐运和税收优势让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线城市,即使近代因为战乱等因素一度没落,建国后凭借重工业再次崛起。老济南的魂在护城河游船上,在青石板路边的小泉渠里,人们在岸边接水泡茶的日子,如今还是这座城市的风景之一。
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处于黄河下游位置,北靠首都经济圈,南邻长三角经济圈,在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轴上起到关键交汇作用。这样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济南独特的发展优势。近些年,济南同莱芜走上了融合之路,两座城市合并之后,经济总量实现了明显增长,成了山东仅次于青岛的又一匹“黑马”。
经济发展上,济南并不只是满足于以往的传统经济模式了。而且积极布局新兴产业。济南是中国的软件名城,在济南市量子通信试验网上,有着规模最大的世界最强大的功能,即量子通讯城域网。而汽车产业领域也是表现得十分不错有中国重汽、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安新能源等等品牌。比亚迪在济南工厂第二年就能产三十六万辆,未来能达到百万辆产量的话就可以让济南成为山东最有潜力的地方。
济南的高等教育资源也很丰富,有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等61所高校,是山东省的人才储备库,给城市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智力,这些高校为济南的新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让济南在数字经济、科创方面不断发力。
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方面,济南开展“山水林田湖城”城市计划,把绿色生态当作主题,创建宜居城市,这座城市的境内泉水很多,被称为七十二名泉的所在之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它别具特色的美称。现在,济南已经塑造出一张绿色生态的城市名片,城市公园,绿道以及森林方面的创建成果十分可观。
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让济南更具竞争力。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齐备,正在打造10个区域性客运枢纽,地铁线路的开通使得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城市的通达性也得以提高。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日趋完备,济南的交通枢纽地位愈发明显。
济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千佛山、大明湖、李清照故居、明府城等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游览。它把历史文化遗产同现代城市发展很好地融合起来,“泉城”就成了这张独特的城市名片。
在城市竞争中,济南有后劲。最新的一份城市评估显示,济南在二线城市排名第一,评价标准不仅仅是GDP还包括商业资源的集聚度、城市的枢纽性、人群活跃度、新经济的竞争力以及未来可塑性等很多维度。这也意味着济南的城市活力得到了认可。
跟青岛和烟台比起来,济南占有的优势就是文化底子比较厚实并且是省会这种综合功能。青岛靠着港口经济还有国际化出名,烟台因为海洋资源加上环境宜居被更多人知道,济南却凭借政治文化中心地位、交通枢纽的便利以及新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不一样的魅力,当烟台海鲜排档开始卖拿铁咖啡,济南泉水茶摊挂起英文菜单的时候,这两座城市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向现代化迈进。
济南崛起,山东的传统经济格局就被打破,青岛以前一城独大的情形正在被改变。济南靠“强省会”策略持续提升自身地位,不过济南碰上不少难题要解决,比如产业结构改善、人才吸引政策等等问题都要应对。从当下发展来看,它往更多元化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从历史长河中看,济南、青岛、烟台这三座城市百年来互相竞争又彼此合作的情况,是山东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极走向多元的缩影,而济南这座既有古韵又有活力的城市正在书写着自己的新篇章。人们在济南夜市感受到年轻朝气,在泉水边体会到悠远历史时会想,这座城市千年古城是否找到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发展道路?你对济南未来有什么期待和看法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