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一日上午至十二日中午,两个大半天匆忙悠然的石屏游,使我在神往现实交错中,与古旧石屏深拥深抱:对这个历史悠久、文脉深远、古髓纯良、人气平和、氛围宁静的石屏充满欢喜和敬佩。
两个大半天游玩参观了郑营村、异龙湖湿地公园和石屏古城这三个精华景点。
郑营村——不一般的村落。
十一日,在建水吃完早餐,开车来到石屏县境,第一站是宝秀镇郑营村。
郑营村,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称之为旅游景点,它是滇东南既普通又不平凡的一个村子:如今的村子有居住的原住民,有他们的生活,小卖铺、烟火气,有党群服务中心等。
郑营村与外来的看客,看点是村子里,有古建之形而无其韵的上百座村民房屋之间,蕴藏了几颗耀眼的古建筑文化瑰宝——陈氏、郑氏宗祠(国家级文保)和陈氏民居(省级文保),它们的木雕、石雕工艺精湛,融江南婉约与滇南特色,被誉为“滇南民间木雕艺术博物馆”。
我以为,郑营村国省文保古迹最具看点之魂,是承载它的历史人、历史事和历史人文的永续传播!
郑营村原名普胜村,明初为傣族聚居地。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郑太武随沐英大军入滇,其子郑以顺于1385年迁居此地拓荒立业,因郑氏驻军扎营得名“郑家营”,后简称郑营。洪武中后期,江南多姓族人迁入,融合形成多姓聚居村落,600余年积淀成如今的“云南第一村”。
郑营村不收“门票”,有其道理。因为,郑营村是村民们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村子,不是资本打造的没有灵魂的“新”“旧”村子。
慕名而来村子观看的看客,也就两三波人。村子很安静,村民悠闲的生活状态随处可见,妻在村头的亭子里与正在闲聊的女村民们攀谈了几句,瞬间的熟络,让人毫无违和陌生感。村子石板路上偶尔出现的村民家狗,慢悠悠懒洋洋走动的样子,透着安静,眼神透着平和,见到外来客也没有犬吠。
与好客善良的村民们告别,驱车来到了第二站——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露营好去处
停车场停好了车,异龙湖除了它的辽阔外,中午时分的气候温度很适宜露营,取了露营装备和食物,在草坪上,开始享受品茶吃点心水果聊天看手机的乐趣了,旁边无忧无虑天真玩耍的孩童,三三两两如我们一般年龄散步的人们,时不时进入视野,画面感非常优美舒展。
五点多钟,收拾装备放到车上,在公园栈道寻找到最佳机位,六点左右,捕捉到了异龙湖作为前景的落日晚霞美景。
有网友说早上拍到了海鸥,晚霞却没有见到它们,可能是它们归巢时间比较早吧。
结束异龙湖游玩,天色已晚,来到不远处的住处,妻对网上订的这家快捷酒店不是太满意。
略微休息,步行来到古城,思量着目睹古城的夜景与繁华,古城古的看点相对集中,用时不多,夜幕下古城透着宁静与安逸。
返回住处的路上,我突然发现幸运牌没在脖子上,与妻瞬间心情不好了,妻又见到沿途酒店的价格和房间品质,决定把石屏的三天两晚改为两天一晚。
回到住处,没有找到幸运牌,妻与建水的店家联系,很快,电话回过来说幸运牌的确在房间。于是,决定明早参观游览古城后返回建水取幸运牌后直接去个旧市。
石屏古城——纯古真情宁静平顺
九点左右,驱车来到古城边,停好车,开始古城游。白天的古城,与我,无论是早餐店,还是日杂店,还是背街小巷的零星文艺小店,没有其他“古城”商业的嘈杂浮躁,扑面而来的是其独有宁静平和,让人有穿越回农耕时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然自得生活形态之感,这种氛围让人很是享受。
古城文物建筑和历史文化保护的相当好:无论是府衙,还是文庙,还是袁嘉毂故居,亦或是玉屏书院都是如此。
来古城参观的游客不多,小学生见到了好几波,学校组织他们在玉屏书院,在袁嘉毂故居开展研学——这种形式非常好!
参观完古城的精华和灵魂,我们亦完成了匆忙又悠闲的石屏游。
在石屏停留的时间虽短暂,但,石屏与我的感受颇深!感受到了古老的美好,感受到了人文的宏大,感受到了传统的美德,感受到了传承的不可拒!
离开了石屏,驱车返回建水取幸运牌后前往个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