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手机,看到一个视频,说在桂平金田圩前看到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但是碑下竟然有垃圾桶,一片狼藉。由此,发表了一点比较激进的话语。
那评论区就热闹了,讨论的语气并不怎么友好。什么不敬,不爱,不作为之类的话就出来了。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按常识,常见的最基本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现在基本都一个造型,一个样式,就是仿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所以,看到类似的建筑,都认为就是“革命烈士纪念碑”。
那看到现场脏乱差的环境,加上博主的主观认知带节奏,很多浏览了视频信息的网友自然就生出很多“愤慨”,情绪了,“义愤填膺”。
但认真说来,这视频博主,评论区的网友就有点“表错情”了。因为,立在桂平金田圩前的这座纪念碑,并不是“烈士纪念碑”,而是一座“金田大桥落成纪念碑”。
早在21年的时候,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就写过一篇《桂平人文:饮水思源,金田桥头镇圩路边纪念碑的一段历史记忆》,讲的就是这座纪念碑。
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桂平开始了北区的公路交通建设,桂平~大鹏(平南),其中就经过了金田,沿线建了几座桥,在1968年的时候,在进入金田圩段的时,就建设了金田大桥。
从无到有,第一次有了现代公路,公路桥,当然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于是,为了纪念这一盛事,人们在桥头立了一个纪念碑,还有一个凉亭。
在那个时代,由于社会氛围,在建筑样式并没有那么多的“花式”与讲究,纪念碑就是众所周知的“纪念碑”形式,所以,让人一看就有“烈士纪念碑”的第一印象。
实际上,原来纪念碑上的内容都是很明确的。只不过,也许由于时代的某种特殊原因,纪念碑上有文字的地方,都被抹上了一层砂浆,只留下上边的五角星,这就更让人误会了。
但经过几十年岁月的风雨,那层砂浆都有不少脱落了,走近认真的看,还是可以看到很多碑文信息的。
如一面的底下有个“桥”字,从字的大小看,这应该是碑的正面,自然就是纪念碑主体名字的一部分,应该就是“金田大桥”四个大字中的最后一个“桥”字。而右边一面,砂浆脱落的位置,正好显露出一片青石块,上面有标题:“金田大桥落成”,一个行政单位名称“大宣区委员会”,一句话“饮水思源,过桥不忘建桥人”。
就从这些字眼,那这肯定就是金田大桥纪念碑了。
可惜,那位博主只是远远的看到碑的样式,看到周边的环境,没有走近看看,就断言认为是“革命烈士纪念碑”,从而错过了解这纪念碑真实意思的机会。
反倒带了不少节奏,造成了误会。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谢谢阅读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