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设计”的新鲜事正在发生——城市人文地标“深圳墙”近日悄然完成“变装”,以新面貌亮相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CT-LOFT),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在线条与图形的复合交织中,这面墙不再局限于平面的表达,墙体上是巨大的“SHENZHEN”,而墙体之外叠加悬挂绳索,利用色彩线条错落呈现中文“深圳”,为城市增添更为独特的创意气息。当观众走过“深圳墙”,随着行进角度发生变化,“深圳墙”也会在视觉上有所变化,巨大的墙面无需“插电”,也能给人带来细微的动态交错观感,既能看见深圳的历史印记,也能感受到当代创意的力量。
据悉,“深圳墙”的新视觉由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学锋担纲主导设计。作为最早一批进驻OCT-LOFT的设计师及“园驻民”,毕学锋曾参与园区早期的内容生态构建与视觉策划,是OCT-LOFT创意生态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毕学峰表示,这次设计不仅在于平面设计本身,而是强调环境的叙事性和公众性的关系,“深圳墙是一个创意的媒介和传播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更想以不同的方式和材料来阐释‘深圳’这一主题,最终以墙面和绳子阵列形成两个空间作为核心的视觉呈现,寓意无论是深圳作为国际先锋创意城市,还是OCT- LOFT聚集艺术创意设计的产业园区,都需要各方合力拧成一股绳,一起推动深圳‘设计之都’的发展。”
在此次“变装”中,今年新入驻OCT-LOFT的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也提供了重要支持。据OCT-LOFT运营团队透露,与该协会深入交流后达成共识,“深圳墙”不仅是一个城市人文地标,它还可以成为城市设计力量的发声场。深圳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刘钊表示,从“深圳墙”的这场设计作为起点,期待园区空间作为深圳创意设计文化的一种载体,可以邀请更多创作者以各自的创作语言参与其中,让这里不断生长出多元的表达,汇聚成属于这座城市的创意海洋。
焕新之后的“深圳墙”吸引一批市民特地前来拍照。作为“90后”的韩先生从宝安过来,他经常来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看展览和听音乐会,对这里非常熟悉。他告诉记者,这次设计很好看,有一种裸眼3D的效果。“整个设计充满巧思,中文和英文无缝衔接,不仅设计感拉满,也呈现出与深圳这座城市非常合拍的年轻、活力气质。”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尹春芳 通讯员 黄洁瑜/文 胡蕾/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