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正是出游好时节。当大多数地区还沉浸在国庆黄金周后的旅游淡季时,绍兴的中小学生们迎来了他们的首个秋假。这个为期三天的短暂假期,与周末相连,形成了出游“黄金期”,在旅游市场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走出课堂,奔赴山海,用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引爆了当下的旅游淡季。
秋假亲子游
出游热情有多高?
11月15日星期六一早,陈先生一家三口来到杭州萧山机场前往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开启了为期四天的潮汕美食之旅。然而刚到机场,他们就遭遇了人山人海,目光所及之处,几乎都是和他们一样推着行李箱的家长和孩子。“想过出游的人多,没想到会这么多,感觉像是过了一个小春运。”陈先生感慨道。
这场由秋假引爆的出游潮,来得比预想的更早。11月14日周五晚上,曹女士和丈夫下班后就匆匆赶到学校接上孩子,直奔机场,计划飞往长白山领略北国秋色。在机场值机柜台和候机室里,他们碰到了不少操着熟悉口音的“浙江老乡”,大家的目的一致,利用秋假带娃亲子游。
这几天,诸如此类带娃出行过秋假的家庭在绍兴乃至浙江比比皆是。在一家国企上班的潘先生,在16日这天带着两个孩子坐上了前往南京的高铁。“我们几乎各个假期都带孩子去外面体验,这个秋假当然也不能错过。”潘先生告诉记者,对于绍兴中小学生们的首个秋假,他所在单位的同事们表现出了极高的出游热情。“前几天中午休息时间我们就在讨论,发现几乎是所有孩子有秋假的同事,都会出游。远一点的有去哈尔滨的,近一点的如江西景德镇、安徽黄山等等。其中一位同事的孩子所在班级里,有20多个都去了北京。”
除了独自带娃出行的家庭外,一些关系亲近的家庭更是组起了“亲子游小团队”,让旅行变得更加热闹。王先生家就是如此。这次,他和妻子儿子连同其他3户家庭一起组了个小型亲子团,目的地是首都北京。“现在北京不像寒假那么冷,也不会像暑假那么热,正是出游的好时候。孩子们都在读小学,去天安门看升旗、逛故宫、爬长城,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对课本知识的鲜活体验。”
交通工具的选择也呈现出多样性。除了选择高铁、飞机出行的家庭外,还有大量家庭选择更为灵活的自驾方式。通往周边省市热门景区的高速公路上,挂着浙江牌照的小轿车络绎不绝。无论是机场的熙攘、火车站的喧闹,还是高速服务区的繁忙,每一个场景都诉说着浙江家长们带娃“错峰出游”的热情。
出去前身边全是浙江人,出去后身边还是浙江人
“躲过了五一、躲过了十一,躲不过秋假。”这句在绍兴家长圈里流传的玩笑话,精准地道出了此次秋假出游的盛况。这股来自浙江的秋假旅游潮,其影响力并未局限于省内,而是迅速席卷了全国多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在传统的旅游淡季,不少景区却意外地迎来了一个客流小高峰,带着孩子的浙江家庭,成为了一道醒目的风景线。
“刚到南京,扑面而来的就是‘人气’。”当记者联系上在南京旅游的赵女士时,他们一家人正挤在人群中游览南京总统府。“哪里都是人,真的挤不动了。”赵女士“吐槽”说,红山动物园、玄武湖、中山陵、明孝陵、南京博物馆,全部被“浙江面孔”包围,简直比国庆黄金周还夸张。“上午南京博物馆里热门点的位置拍照都得排队,文创馆里结账也排队。梧桐大道我们更是不敢去,已经被秋假大军给‘攻陷’了。”
而在上海迪士尼乐园、上海乐高乐园内,也随处都是“浙江口音”。“周日来乐高乐园,玩一个项目排了1个多小时还没轮到,乐捷通也卖光了,真是累并快乐着。”拖家带口到乐高乐园的钱女士坦言,尽管事先也有了心理预期,但是秋假大军带来的人潮还是比想象中多。
在小红书、抖音等多个平台上,亲子出游大军“席卷”安徽黄山、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景区的短视频也预示着这一由秋假引领的出游热潮,让传统的淡季不再“淡”,也让“浙江秋假,出去前身边都是浙江人,出去后身边还是浙江人”这句口号具象化。
而浙江省内景区台州神仙居,意外成了这个秋假里浙江的“top”级热门景区。“上山是人,下山是人,下午1点进入神仙居南门,3个小时过去了,还没坐上索道。”小红书上,一位外省游客发帖感慨道,浙江秋假大军真“炸裂”。
在绍兴本地多个景区,也是人头攒动,堪比过年。如鲁迅故里景区,已连续多日人山人海,几乎以学生族为主。
来自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浙江中小学生秋假期间,上海、南京、北京、西安、江西景德镇等为目的地的机票和火车票预订量环比显著增长,其中亲子游订单占比超7成以上。这股精准而集中的客流,让全国各地旅游从业者真切感受到了“浙江秋假”带来的市场暖流。
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同样重要
与出游热情一同攀升的,还有旅游产品的价格。
记者查询多个旅游平台发现,秋假期间,从杭州、宁波出发前往热门旅游城市的机票价格,较国庆后第一周普遍上涨了两成以上。如11月16日周日这天,杭州飞往厦门的单趟机票,价格已涨至900元以上;杭州飞往北京的机票价格也回升至600元以上。酒店方面,热门景区周边的亲子酒店、度假村价格水涨船高,部分酒店甚至出现了“一房难求”的现象。
尽管旅游成本有了一定幅度的上涨,但记者采访发现,绝大部分家庭的出游决心并未因此而动摇。
“机票酒店是比平时贵了些,但还是比国庆期间人挤人、价格翻倍要强。”在柯桥一家金融机构工作的李女士和丈夫是双职工,平日里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带孩子出门游山玩水。但这次他们双双请假带着读小学的孩子“凑”了五天小长假,去一趟哈尔滨玩雪。“我和孩子爸爸平时工作都忙,寒暑假出游成本高、人又多,这次有机会陪孩子出去看看,这笔开销,我们觉得值得。”
这种“为了孩子值得”的心理,在“80后”“90后”及“00后”家长群体中尤为普遍。记者采访发现,如今家长们更加注重孩子的成长体验与视野开拓,愿意为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投入金钱与时间。他们认为,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同样重要。而旅游,正成为他们践行新型教育理念的重要方式。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浙江秋假旅游热背后,折射出的是新时代家庭消费观念与教育理念的深刻变迁。旅行不再仅仅是休闲娱乐,而是被赋予了亲子互动、教育实践、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这种需求是持续且不断升级的,旅游市场和相关产业应敏锐捕捉这一变化,提供更多元、更精准的产品和服务。
全媒体记者 梁玮 文 潘鑫 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