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届“‘银’客天下‘杏’福秦州”黄金大道文化旅游周正在火热举行,天水市秦州区以黄金大道为纽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此次活动全过程,搭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平台,让各民族游客在共赏美景、共品文化、共话发展中增进情感、凝聚共识,绘就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画卷。

以景为基,搭建“三交”新平台
充分利用黄金大道这一特色文旅IP,将黄金大道文旅周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将民族团结元素贯穿此次黄金大道诗意、人文、丰收、活力等七大篇章,将诗词朗诵、秦腔表演、非遗展示、民俗互动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街头实景,从诗词灯组上的中华经典名句到心愿墙上的民族团结祝福语,每一处场景都传递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厚情谊。数据显示,活动启动以来,黄金大道日均接待各族游客超3万人次,其中少数民族游客占比达15%,涵盖回、藏、羌、东乡等20多个民族,相关话题在抖音、微信等网络平台累计阅读量超5亿次,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以文为桥,促进民族深交融
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文化及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让各族群众在文化熏陶中增进情感共鸣。在“诗意秦州”篇章,本地诗人与文化学者联袂演绎杜甫《秦州杂诗》,古琴、古筝的悠扬旋律与书法、国画的笔墨意境相得益彰;在“人文秦州”篇章,一画开天、秦腔联唱等传统表演精彩纷呈,尽显千年秦腔的传统韵味与文化魅力,让现场各族游客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感染力,藏族锅庄舞、羌族《云朵上的羌寨》服饰秀,秦州夹板舞、飞天舞同台献艺,充分展现了各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共通之处;在“丰收秦州”篇章,秦州区各乡镇的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花牛苹果、藉口蝴蝶兰、娘娘坝大闸蟹等特产,与来自民族地区的特色手工艺品同台展销,各族商户相互推介、相互交流,在商贸往来中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同时,“衔月阁”露天音乐场上,流行、摇滚、民谣等曲风轮番上演,各族游客自发加入《我和我的祖国》《母亲是中华》的大合唱中,手拉手共跳集体舞,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场景。

以实为要,拓宽互动新路径
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等内容相结合,让各族游客在黄金大道的建设与运营中共享发展成果。在活动筹备阶段,为优化交通引导、多语言服务、便民设施等保障举措,在游客服务点配备双语志愿者,为各族游客提供咨询引导、应急救助等服务。伊民巷社区“红石榴”民族团结广场的各族志愿者自发组成服务队,清理街道卫生、维护游览秩序,成为黄金大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发挥黄金大道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其与伏羲庙、西关古城等景区串联起来,进一步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让各民族游客在游览中感受秦州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一批兼具专业素养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讲解员为各族游客讲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让“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等在各族游客心中深深扎根。
此次黄金大道文化旅游周,不仅让各族游客在交往中增进了感情、凝聚了共识,更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巩固了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局面。秦州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完善文旅促“三交”新途径,拓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渠道,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民族团结文旅品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