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从金水湖西边的小门出来,打的直接去金昌市金川区新毕路28号的金昌市博物馆。对过隔一条马路就是宏伟壮观的市府大楼和矗立的镍都大厦,西侧就是金昌公园。
这幢博物馆,整体建筑三层,风格古朴典雅,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与周围的风貌非常协调,外观颇为大气,从外表看,下部墙壁雪白透彻,上部是通红颜色,显得十分神圣庄严的美感。难以想象在这么一个一区一县小地级市,有如此壮美的博物馆,让人感动和赞叹。可见河西走廊的文化底蕴及崭火传承。
这个博物馆2018年6月建成投入运营的,至今才有5年的历史。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展厅面积6000平方米。现在馆藏历史文物1600余件(套),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98件套。是一座以收藏、陈列、研究、宣传金昌市综合性国家三级博物馆。
走进大厅宽阔整洁明亮,有志愿者迎接你主动与人打招呼,并向你介绍,陪同我参观讲解的志愿者,是金昌一中高二学生徐御航,这位高中生对历史很热爱,挺喜欢他,加了微信,2024年考上了嘉兴南湖学院。他介绍,金昌市博物馆,分四个展厅,为古生物化石展;金昌古代文明展;金昌民俗文化展;金昌百年历史展厅。还有一个临时展厅,引进外地文物展,目前正在举办敦煌壁画展。
这个同学很精明慧智,对参观者热情,特别听我自北京市居民,更加尊敬。问我参观那个厅,我说以介绍本地文物及古文物、国家级文物为主,简单扼要介绍。
先参观第一厅:《古兽真相一一新生代古生物化石展》,这里有金川小龙仔的原型一一国家一级文物化石侏罗纪时代真蜥脚类恐龙化石。徐御航介绍,该化石是2017年发现于金山区龙首山,此发现使金昌成为甘肃省继兰州市红古区(1947年)和白银市景泰县(2015年)之后第三个发现侏罗纪恐龙化石的地区。
该化石为一条真蜥脚类恐龙幼年体化石,生活于1.6亿年前,体长为10米,体重达5吨,它的形态和马门溪龙类似,都为长脖子长尾巴,脖子比尾巴稍长,栖息于茂密森林地区,以高处的嫩叶为食。
该化石保存宽4.6米、高3米、厚0.5米,是一具近乎完整的真蜥脚类恐龙骨架,且保留有近乎完整的头部骨骼,6节前部颈椎、1节荐椎、29节尾椎、一根肩胛骨以及1根助骨。
该化石发现在金川龙首山土井,故名为“金川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