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伏牛山南麓的风掠过层叠的石板屋顶,内乡县岞岖镇的吴垭石头村便在青灰石墙的缝隙里,漏出三百年的岁月余温。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八年的古村落,是中原罕见的“石头城堡”——从基石到屋顶,从巷道到农具,连院墙的勾缝里都浸着石材的粗犷与匠心,堪称一座露天的民俗与地质博物馆。
进村的路是踩着青石板铺就的台阶向上的,每一块石面都被岁月磨出温润的包浆。抬眼便是依山就势的石屋群:墙体以四指厚的片石干垒而成,不用泥灰却坚固如磐;屋顶覆着层层叠压的石板,像鱼鳞般顺着山势铺展,雨天时雨水会顺着石缝织成细密的帘。
最妙的是建筑的“随形而筑”:有的房屋借崖壁作后墙,仅用石块砌起三边;有的院落呈“目”字形阶梯分布,上院的石阶直通下院的屋顶;三合院的石墙间嵌着圆拱窗,阳光穿过时会在石地上投出细碎的光斑。巷弄里随处可见石磨盘、石槽、石臼,甚至连鸡笼、厕所都以石为材,仿佛整个村子是从山岩里生长出来的。
秋阳正好时,沿七条石巷缓步而行,会撞见500年树龄的黄楝树遮天蔽日,300年的金桂在院角落了一地细碎的香。村头放羊的老人会指着石墙上的凿痕笑:“这是祖辈揭石板盖房时留下的,每道印儿都是岁月的痕迹。”
游玩的尾声,不妨在村里的农家院尝一尝石灶焖出的玉米糁粥,就着腌萝卜和蒸红薯,或是来一壶当地自酿的黄酒,暖香裹着石屋的凉意,是独属于山野的滋味。院墙上挂着的玉米串、红辣椒,与青灰石墙相映成趣,随手一拍便是浓郁的乡土烟火。
这座免费开放的古村,距内乡县城仅6公里,却像被时光遗忘的秘境。当你抚摸着石墙上的岁月纹路,听风穿过石巷的轻响,便会懂:吴垭的美,从不是刻意的雕琢,而是石头与生活、与自然最本真的共生。(通讯员 朱潇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