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山阴县烟霞洞所在的宝峰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山峰陡峭险峻,悬崖峭壁林立,因地形特殊,上升气流巨大,常有滑翔爱好者在此翱翔。从远处眺望,宝峰山犹如城墙矗立,十分壮观。山脚下有桑干河蜿蜒流过,周边沟壑纵横,砾石遍地,还有小溪潺潺,汉白玉、玄武岩等矿石闪烁其间,景致独特。
2010年11月设为山阴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烟霞洞,又名燕家洞,位于朔州市山阴县北周庄镇燕庄村,是一个天然溶洞。它坐落于宝峰山东麓山腰,是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完美融合。关于山阴县烟霞洞,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
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当地村民邀请了一家有名的戏班子在烟霞洞下唱戏。一个唱黑脸的须生在尚未卸妆的情况下,走进了烟霞洞。当他从洞里走出来时,却惊讶地发现戏班子已经不见了踪影。他向进香的信徒打听,却被告知300年前当地确实有过这么个戏班子。须生这才明白,自己进洞游玩半日,世间已过数百年。他深感震撼,于是返身进洞,最终得道成仙。这个传说不仅为烟霞洞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也反映了当地人民对烟霞洞的敬畏和崇拜。
烟霞洞始建年代虽已无从考证,但嘉靖二十年(1541年)、乾隆二年(1737年)及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修葺碑文,见证了它的悠久历史。
踏入这片胜地,仰望云霄,陡峭山峰如剑指天,云雾缭绕间,仿佛置身仙境之巅。洞景奇秀,陡险森严,令人敬畏;环顾四周,奇花异草点缀山间,怪石嶙峋,山鸟欢歌,苍鹰盘旋,心旷神怡,宛如步入世外桃源。
洞内八孔石碹窑洞,六孔紧贴绝壁,宛如一线天。其中一孔位于狭窄之地,仅容侧身而过。洞内壁画琳琅满目,洞顶龙王兴云布雨,两侧神仙人物栩栩如生,色彩以白、绿、粉、黑为主,厚重而绚丽,既展示了当地民众丰富的宗教信仰,又体现了山阴壁画艺术的精湛技艺。
洞外四通石碑,虽残破,字迹犹存,两碑详述道光二十九年重修盛况。一碑则赞曰:“宝峰山烟霞洞,诸神凭依之地,怀邑胜境之区。山峻极而奇形巍巍,洞寥空而异想渊渊,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游者无不心旷神怡。”字里行间,尽显烟霞洞之壮丽与魅力。
烟霞洞的自然灵秀与人文沉淀,是山阴大地自然造化与人文智慧的千年共鸣——它以峰峦叠翠的景致滋养心灵,用流传至今的历史印记延续文脉,既是地理空间的生态瑰宝,更是精神维度的文化图腾,成为串联起自然之美、历史之厚重与地域之魂的文化地标,见证着山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明薪火相传的永恒命题。
来源:山阴农文旅集团微信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