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厉叔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为什么曾经风光无限的民宿如今被游客集体抛弃。
辞职去大理开民宿,曾是无数城市白领的终极梦想,但现在,近六成的老板都后悔了。
这个曾经承载着诗和远方的文艺小院,为什么突然就不香了,甚至被大家集体抛弃了?
情怀遭遇资产负债
这股开民宿的风,一开始其实是从一群不想在城里上班的白领那儿开始的。
他们觉得每天挤地铁,坐办公室的生活没意思,就琢磨着去大理,丽江这种地方,开个自己的小院子,过上梦想中的日子。
从2016年到2019年那几年,全国的民宿数量增长速度惊人,从5万家一下子干到了差不多17万家。
很多人把前半辈子辛辛苦苦攒的钱全部拿了出来,就为了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建一个自己心目中的乌托邦。
但是梦想归梦想,真金白银地做起来,才发现完全是另一回事,民宿听着文艺,可它到底还是一门生意,得算账。
它不像酒店那样,什么都是现成的,它的装修,维护,还有每年的房租,都是一笔接一笔的大开销。
而且这生意还特别看天吃饭,旅游旺季可能人挤人,一到淡季,院子里能有好几个月见不到一个客人。
当初凭着一腔热血冲进来的人,根本没想过这些,等新鲜劲儿一过,每天面对的就是各种账单和空荡荡的房间,那个美好的梦想就被现实打得稀碎。
数据最不会骗人,《中国民宿行业发展趋势报告2025》就说了,现在有快六成的民宿老板,都说后悔投了这个行当。
这些说明,当情怀填不上账本里的窟窿时,再美的院子也得面对现实问题,投资者不来了,也是因为他们发现,来住民宿的客人,心思早就变了。
老板们还守着自己的小情调,可客人们已经不吃这一套了。
旅游消费已经转向
就在几年前,人们选民宿,图的就是那个感觉,他们愿意花钱,就是为了能在朋友圈发一张照片,证明自己体验了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那时候,住民宿本身就是一件有面子的事,它的特别和文艺范儿,正好满足了大家的情感需求。
可现在风向全变了,大家花钱都变得小心翼翼,做旅游计划的时候,第一个想的就是怎么才能更省钱,性价比这个词成了最重要的标准。
所以网上开始流行特种兵旅游,县域旅游,主打的就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钱,去最多的地方打卡。
这种玩法和民宿提倡的慢下来,去生活完全是两码事,游客来去匆匆,根本没时间在你那个文艺的小院里发呆。
市场上的反应特别直接,《2024年五一中国住宿业经营报告》的数据显示,民宿的入住率从2023年的65.7%降到了64.1%。
更明显的是价格,平均一晚的房价,从499.4元,直接跌到了414.1元,就算这样,房子还是租不出去。
在旅游胜地海南,有的民宿春节期间把价格从2600块一晚降到1800块,结果80%的房间还是空的。
而且现在的游客不仅对价格敏感,对服务也越来越挑剔,当民宿的价格不再有吸引力的时候,它在服务上的各种问题,就全都暴露出来了。
民宿一开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不标准,每家店都不一样,有老板自己的心思在里面,不像连锁酒店那样走哪都一个样。
但事情总有两面,这种不标准在带来个性的同时,也让服务质量变得很不稳定。
很多人以为民宿老板每天就是陪客人喝茶聊天,可实际上,老板从防蚊子,搞卫生,到修家具,通马桶,什么都得自己来。
得保证客人洗澡有热水,上厕所不堵,地板是干净的,枕头上没怪味,这种一个人顶一个团队的干法,服务质量能有多专业就可想而知了。
很多老板干着干着,当初的文艺情怀早就被琐事磨光了,服务自然也就跟不上了。
更麻烦的,有些撑不下去的经营者开始动歪脑筋,把不标准变成了没标准,甚至开始骗人。
今年春节就有个新闻,一个游客花了快4900块钱在雪乡订了个四人间,结果到了才发现,就是个什么也没有的大白墙屋子,纯纯就是被坑了。
还有更过分的,直接偷别人家好看的民宿照片发到网上,等客人付了钱,就说那个房间满了,然后把人带到自己那个又破又小的房子里。
这种做一锤子买卖的想法,把整个民宿行业的名声都搞坏了。
大家被坑得多了,信任感也就没了,最后干脆去住服务有保障,价格也透明的连锁酒店了。
当民宿的口碑越来越差,自然而然也走到了一个死胡同里,这个时候就能够看的出来,民宿的脆弱性了。
而且现在大部分民宿都是个体户,也就是一个小老板守着一个小院子,这种模式决定了他们干不大,也没法跟大集团去竞争。
就拿打广告来说,大酒店可以花几百万做宣传,但小民宿根本没这个钱。
之前在丽江,有个房东花了2000块在网上投广告,虽然有2000个人点了进去,但最后下单的只有5个人,这点钱连广告成本都收不回来。
这就是小民宿的难处,花钱拉客效果差,不花钱又没人知道。
梦想碰撞上了现实的墙
而且这种小店的抗风险能力特别差,旅游市场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可能就是第一批倒下的,比如前几年的疫情,很多民宿直接就关门大吉。
有时候一家好民宿的灵魂,其实就是老板本人,他的品位,他的故事,才是吸引客人的核心,但这种东西是没法复制的。
不可能把一个有趣的老板复制粘贴到100家分店去,这就导致民宿行业很难做大做强,始终在一个小圈子里打转。
走到今天,民宿这个行业可以说是进退两难,光靠诗和远方的情怀故事,已经骗不到现在精明的消费者了。
当文艺的滤镜碎了一地,所有开民宿的人都得琢磨一个新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办?是拼价格,还是拼服务,还是得想出什么别人没有的新花样?
那个曾经代表着诗和远方的民宿,现在急需一个新的故事,一个能让游客心甘情愿掏钱的,实实在在的故事。
结语
民宿如今是真遇上坎儿了,游客的心变了,大家不再只听故事,看装修,而是要实实在在的服务和性价比。
当情怀这张牌不好使,服务和诚信又没跟上的时候,被大家抛弃也就不奇怪了。
厉叔认为,从前消费者为了田园风光和诗情惬意的情怀而选择了民宿,而如今的消费者花钱变得小心翼翼,而民宿的服务,环境和各种诚心措施都跟不上消费的需求所以民宿就慢慢的被消费者所抛弃,对此你们怎么认为?
信源
中国财富网2025-10-27乡村民宿同质化难题待解
新浪新闻2024-09-26民宿为什么失宠了你出去旅游还会选择住民宿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