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媳妇在贵州遵义有三日旅行,第一天的旅行主要围绕遵义会议会址,沿着会址四处闲逛。第二天,前往乌江寨。
贵州的天气阴晴不定,第一天天气晴好,第二天醒来,大雨漫天。我俩居住的酒店在新城,早起,四处没有早晨卖,走了一会儿,才找到一家卖肠旺粉的小店,贵州的米粉和绵阳的很像,细如丝,和重庆的米粉差别很大。肠旺粉,顾名思义是米粉里面加肥肠。在云贵川一带,粉和面是大多数人的主食。
我以前喜欢吃面,每天早上一碗小面,后来查出尿酸,慢慢戒了碳水,以三个鸡蛋为早餐。我第一次吃肠旺粉,热气腾腾的粉里,四五块肥肠,筷子上下搅拌均匀,一口下去,身体瞬间回暖。
吃过肠旺粉,算是真正体会到遵义舌尖上的味道。我俩在雨中又四处转悠,慢慢回走,坐大巴去下一站:乌江寨。

我对乌江寨没有太多印象,这也是第一次听说。上车后,我问导游,大概多久能到?她说:「差不多四十多分钟。」时间还长,肚子里的碳水开始催眠,我昏沉地睡去。
一觉醒来,车还在走,看时间,已经超过四十分钟。难不成要将我们送到什么无人岛?看看车上同行的人,全在睡觉,异常安静。我不敢讲话,又睡过去。
翻来覆去,睡了几觉,终于到了。车开进一个飞檐砖瓦似的建筑,我们一行下车,雨还在下,媳妇儿冷得发抖,我抱着她,走进屋。
屋内空空荡荡,看起来和酒店无异。导游说,这里是前厅,乌江寨还没到,要领门票,由景区里的大巴车载到景区。
我们等了一会儿,导游领好门票,分发给我们,一行人分别扫码,过安检,乘上大巴,继续前行。
山路蜿蜒,一路向下,绿树飞过,几经转折,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乌江寨。
下车后,入住酒店,放好行李,我和媳妇拿着伞,出门闲逛。这才看清乌江寨的全貌。
从地理未来看,乌江寨在一个山坳里,乌江拐着弯儿从寨子边流过,四处是贵州特有的飞檐山寨。
我和媳妇儿走在凹凸的石板上,这里经过重新打造和修建,已经没有以前的风貌,全是按照现有的风貌进行改造。如果要形容,这里不算是特有的民族特色,倒像是一个度假村。

天在下雨,我俩打着伞,漫步在古建筑群,偶尔有一两间小店开着门,卖特色的贵州特产。看的人少,生意冷淡,受到网络的冲击,已经能买到各种特色的产品,不需要在当地买。我和媳妇儿一会走进书店,一会儿走进服装店,沿着层叠的房屋,不断向下,逐渐到江边。
乌江寨经过重新修建打造,偶尔有几处房屋,还是能看见当年的样子,很难想象以前居住在这里的人,进进出出有多麻烦。估计很多人一辈子只会在村里呆着,直到老去。
我和媳妇儿逛了一半的乌江寨,估计是坐车太久,有些困乏,决定回去小憩,睡一觉,再继续转完接下来的风景。
我和媳妇在贵州遵义有三日旅行,第一天的旅行主要围绕遵义会议会址,沿着会址四处闲逛。第二天,前往乌江寨。
贵州的天气阴晴不定,第一天天气晴好,第二天醒来,大雨漫天。我俩居住的酒店在新城,早起,四处没有早晨卖,走了一会儿,才找到一家卖肠旺粉的小店,贵州的米粉和绵阳的很像,细如丝,和重庆的米粉差别很大。肠旺粉,顾名思义是米粉里面加肥肠。在云贵川一带,粉和面是大多数人的主食。
我以前喜欢吃面,每天早上一碗小面,后来查出尿酸,慢慢戒了碳水,以三个鸡蛋为早餐。我第一次吃肠旺粉,热气腾腾的粉里,四五块肥肠,筷子上下搅拌均匀,一口下去,身体瞬间回暖。
吃过肠旺粉,算是真正体会到遵义舌尖上的味道。我俩在雨中又四处转悠,慢慢回走,坐大巴去下一站:乌江寨。

我对乌江寨没有太多印象,这也是第一次听说。上车后,我问导游,大概多久能到?她说:「差不多四十多分钟。」时间还长,肚子里的碳水开始催眠,我昏沉地睡去。
一觉醒来,车还在走,看时间,已经超过四十分钟。难不成要将我们送到什么无人岛?看看车上同行的人,全在睡觉,异常安静。我不敢讲话,又睡过去。
翻来覆去,睡了几觉,终于到了。车开进一个飞檐砖瓦似的建筑,我们一行下车,雨还在下,媳妇儿冷得发抖,我抱着她,走进屋。
屋内空空荡荡,看起来和酒店无异。导游说,这里是前厅,乌江寨还没到,要领门票,由景区里的大巴车载到景区。
我们等了一会儿,导游领好门票,分发给我们,一行人分别扫码,过安检,乘上大巴,继续前行。
山路蜿蜒,一路向下,绿树飞过,几经转折,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乌江寨。
下车后,入住酒店,放好行李,我和媳妇拿着伞,出门闲逛。这才看清乌江寨的全貌。
从地理未来看,乌江寨在一个山坳里,乌江拐着弯儿从寨子边流过,四处是贵州特有的飞檐山寨。
我和媳妇儿走在凹凸的石板上,这里经过重新打造和修建,已经没有以前的风貌,全是按照现有的风貌进行改造。如果要形容,这里不算是特有的民族特色,倒像是一个度假村。

天在下雨,我俩打着伞,漫步在古建筑群,偶尔有一两间小店开着门,卖特色的贵州特产。看的人少,生意冷淡,受到网络的冲击,已经能买到各种特色的产品,不需要在当地买。我和媳妇儿一会走进书店,一会儿走进服装店,沿着层叠的房屋,不断向下,逐渐到江边。
乌江寨经过重新修建打造,偶尔有几处房屋,还是能看见当年的样子,很难想象以前居住在这里的人,进进出出有多麻烦。估计很多人一辈子只会在村里呆着,直到老去。
我和媳妇儿逛了一半的乌江寨,估计是坐车太久,有些困乏,决定回去小憩,睡一觉,再继续转完接下来的风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