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陈柯旭
近日,据大象新闻报道,广东佛山一位爸爸带6岁女儿重装徒步川西,引发网友热议。有人点赞“自然教育”,也有人质疑“太过冒险”。这样的“勇敢征程”,究竟是锻炼孩子的好方式还是不负责任的冒险行为?
在“鸡娃”成风的当下,这位父亲的做法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他选择带着孩子走出教室,奔向荒野,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壮丽风光。在高原徒步的过程中,既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又能拓宽眼界、增长知识,这样的体验,远比刷题和兴趣班更真实鲜活。
但川西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网友们的担心并非多余。6岁孩子心肺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是否能承受高原反应、恶劣天气带来的种种不适?长期反复暴露在高原低氧环境下,可能引发的急性病症,对孩子大脑、心肺功能造成潜在、不可逆的损伤,对小朋友来说甚至是致命的危险。
这位家长“自然教育”的背后,更是包裹着多层风险。川西多地未被开发或被列入生态管控区域,贸然闯入管控区并非个人探索,显然是违规行为,既漠视社会规则,又消耗公共资源。一旦遭遇突发情况,救援队伍因环境限制难以快速抵达,危险指数更是直线上升,这种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公共安全之上的冒险,是对社会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课堂,而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带着敬畏之心探索自然。对于亲子类户外冒险,不妨先从低海拔的短途开始,在每一次出行中不断积累经验,熟悉自然规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再逐步挑战新路线,解锁更多人生新体验。
希望家长们带孩子探索世界的同时,多些理性思考。要知道,户外的意义,不只是提高意志力,任何超越界限的“锻炼”,不是勇敢,而是鲁莽和不负责任。毕竟,学会敬畏,才能去看更大的世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