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夫子庙就是满街堆着小吃、摆着廉价纪念品的热闹集市,没想到里头藏着有千年历史的文庙,还能看到古代考生蹲在窄小号舍里考试的真实场景,这反差真能让人一下子愣住。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平时在写字楼里管着不少项目,旁人都喊我精英女士,前阵子跟着几个刚从成都玩回来的朋友去南京夫子庙,本来就想着随便逛逛吃点东西,结果这一趟下来,比我在上海逛了十次城隍庙都长见识。夫子庙就在秦淮河北岸,查了才知道,最早是东晋年间建的,专门用来祭祀孔子,后来战乱毁了好几次,现在咱们看到的这些红墙飞檐的房子,是1984年重新修的,虽说不是原汁原味的老建筑,但工匠们都照着以前的图纸来,连房梁上的雕花都是照着老样子刻的,没瞎改乱造。跟咱们上海城隍庙比,城隍庙里头又有老庙又有现代商铺,卖的东西从糖果到黄金首饰啥都有,乱哄哄的却热闹,夫子庙不一样,它围着孔子文化做文章,连商铺都多是卖笔墨纸砚、传统皮影的,走在里头不像逛菜市场,倒像走进了老底子的学堂。
从夫子庙大门进去,先瞧见的是泮池,池子里的水清清的,飘着几艘挂着红灯笼的小画舫,听说古代读书人考上秀才了,才能从泮池上的石桥走过去,叫“入泮”,那可是天大的荣耀。旁边有座魁星阁,阁子不高,但翘着的屋檐跟展翅的鸟似的,特别好看,里头供着魁星,就是管读书人的神仙,好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这儿,摸一摸魁星像,就盼着孩子学习好。我本来觉得这种地方也就看看建筑,没什么新鲜的,结果成都朋友拽着我去了旁边的中国科举博物馆,这一去才知道古代人考试有多苦。博物馆是挖在地下的,顺着石阶往下走,越走越凉快,也越走越觉得庄重,里头摆着好多发黄的科举卷子,还有考生住的号舍模型,那号舍窄得可怜,也就够一个人坐着,连伸腿都费劲,考生要在里头待好几天,吃饭睡觉都在里头,跟现在咱们孩子高考比,那罪真不是一般人能受的。这时候同行的成都朋友笑着说,现在年轻人总说“卷”,原来古代人比咱们还卷,这科举博物馆真是把“卷”的老底都露出来了,现在的人来这儿看看,估计能更明白读书不容易。
接着往文庙里头走就是大成殿,殿门口立着孔子的雕像,雕像前面摆着几束鲜花,都是来参观的人献的,殿里头挂着好多块匾额,都是以前皇帝题的字,像“万世师表”“斯文在兹”,看着就特别威严。我凑过去看殿里的柱子,柱子上雕着龙,龙的鳞片、爪子都清清楚楚,听工作人员说,这些龙雕是用整根香樟木刻出来的,光雕这六根柱子就花了大半年时间。殿的两边还摆着古代的编钟和编磬,有时候会有人演奏,那声音叮叮当当的,跟现在的流行音乐不一样,听着心里特别静。跟成都的锦里比,锦里满街都是穿汉服的姑娘,还有卖三国周边的,吵吵嚷嚷的特别热闹,夫子庙就安静多了,来这儿的人大多是慢慢逛,慢慢看,连说话都不自觉放低声音,旁边有个卖老布鞋的铺子,我进去问了问,一双才几十块钱,还特别软和,后悔没早买一双换上。这时候才发现,夫子庙不光有文化味儿,还挺接地气,不像有些景点,光卖贵得离谱的东西,不考虑游客累不累、舒不舒服。
逛到傍晚的时候,成都朋友说一定要等秦淮河的夜景,说比白天好看十倍。我本来想着,夜景不就是挂点灯嘛,咱们上海外滩的夜景多气派,高楼大厦亮着五颜六色的灯,跟白天完全是两个样,夫子庙的夜景还能比外滩好看?结果等天黑下来,秦淮河两岸的灯全亮了,不是那种晃眼的霓虹灯,是暖黄色的灯笼,还有绕着建筑挂的串灯,照着那些老房子的飞檐翘角,跟古画里的场景似的,画舫在河上慢慢飘,船上还飘着歌声,是唱的秦淮小调,软软糯糯的,听着特别舒服。跟外滩的现代灯光比,外滩的灯透着洋气,夫子庙的灯透着古意,两种美不一样,但都让人看着挪不开眼。河边有不少卖鸭血粉丝汤的铺子,成都朋友说成都的酸辣粉够劲,南京的鸭血粉丝汤够鲜,让我一定要尝尝。我没选门口那些人多的网红店,往巷子里走了几步,找了家看着普通的老店,进去点了一碗,汤确实鲜,鸭血、鸭肝、鸭肠给得都不少,比我在上海吃的那些连锁店里的好吃多了,看来不管逛哪个景点,想吃正宗的就得往巷子里钻,别在门口扎堆。
逛夫子庙的时候,我发现几个要注意的地方,周末的时候人太多了,不光路上挤得走不动,连进科举博物馆都要排老长的队,要是想好好逛,最好选工作日去,人少还能慢慢看展品。还有就是,别买门口摆摊卖的那些便宜纪念品,大多是从批发市场进的,到处都有,没什么意思,要想买就去里头的老字号铺子,比如卖雨花石的,那些雨花石颜色正,花纹也好看,留着当纪念比买那些小摆件强多了。夫子庙这些年也在变,以前可能更多是卖东西,现在加了不少文化体验,比如可以穿汉服拍照,还有老师教写毛笔字,大人小孩都能玩,不像有些景点,只想着赚钱,把老文化都丢了。我觉得夫子庙这点做得好,它没把文化当幌子,而是真真切切融在逛的、看的、玩的里头,让你走着走着就知道孔子是啥样的人,古代人是咋考试的。作为一个平时在上海忙工作的人,天天对着电脑看报表、开会议,难得有机会这样静下心来感受老祖宗的文化,比去那些只追求网红打卡的景点强太多了。以后要是有朋友来南京,我肯定会推荐他们去夫子庙,不光是为了吃鸭血粉丝汤,更是为了感受那种不一样的文化味儿,毕竟能让人一边玩一边长见识的地方,现在可真不多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