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在店铺拍照留念。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20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叶洋特)“再见了,美好的青春岁月。”“这是我和爱人第一次牵手的地方。”“刚来深圳第一次吃宵夜就在这儿,一转眼快十年了。”“好好告个别吧,期待这里的蜕变与新生。”……近日,承载深圳人回忆的香蜜湖1979文化风情街正式启动拆迁。随着围挡竖起、机器轰鸣,这片曾烟火缭绕、人声鼎沸的街区,正悄然走入历史。此事引发市民和网友的感慨,既有不舍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深晚记者来到现场,用文字和镜头留存一份城市印记。
“再见了,我的青春”
记者在现场看到,拆迁工作有序进行中,建筑外围立起一片片围挡,工人在紧张作业,一些商家在做收尾工作。车辆入口处有工作人员值守,外部车辆无法进入,旁边张贴着温馨提示:“为配合轨道交通2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对香蜜湖1979文化风情街B区实施围挡施工。”
放眼望去,深圳老牌网红咖啡店“漫咖啡”的招牌依然醒目。走近细看,工人正在对咖啡店外部的楼梯进行切割,店门口和旁边停车场的地砖都已打碎,店内仅剩桌椅等家具未搬走。几天前,这家咖啡店最后一天营业,不少深圳人专程跑来拍照留念,再品一杯咖啡跟“漫时光”说再见。
“这里装满了我们的青春和故事,是时候说再见了。”出差刚回来的市民吴女士,特地带上相机来定格这里的每处场景,给心里留个念想。钱先生牵着爱人的手微笑着拍下合影,“我们俩第一次约会就是在这里吃烧烤,吃完在香蜜湖边上散步聊天,那种感觉至今难忘。”钱先生说,后来因为工作调动来得少,但每年结婚纪念日都会带上小孩在这里过,就像一种仪式。
“喜欢这里的人文气质”
对于深圳人来说,香蜜湖不只是一个地名,更是一段城市记忆。
1985年,香蜜湖度假村开业,作为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迅速成为深圳的地标。1997年,它入选“鹏城十景”,无论是初来乍到的异乡人,还是接待亲友的本地居民,香蜜湖都是必去之地。彼时的中国娱乐城内,双环过山车呼啸而过,海盗船摇摆起伏,亚洲最高的摩天轮缓缓转动,点亮了无数人的童年与青春。
2000年前后,红荔西路开工建设,将原先一整片的香蜜湖度假村分开,形成现在的香蜜湖北区和中区两大用地。中国娱乐城因经营困难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香蜜湖度假村在2011年宣布停业。期间,这里发展成为深圳市中心的美食聚集地,同时汇聚了多家汽车4S店和家居卖场。
“香蜜湖1979文化风情街存在了多久,没人能够准确说清楚。”一位长者回忆说。香蜜湖1979文化创意园曾是香蜜湖度假村商业重要组成部分,自度假村开业后,这条风情街逐步形成,2011年之后仍保持了十余年的繁荣。“这里没有高大建筑带来的压迫感,没有高级商场带来的距离感,我喜欢这里的人文气质,人情味、烟火气和接地气的感觉。”住在附近的乔女士告诉记者。
“我们在这儿开店十来年了,跟很多爱好美食的顾客成了好朋友,内心很不舍啊,珍藏这份美好向前看吧,希望香蜜湖越来越好。”店主老张最后环顾一圈看有没有遗漏的物品,很快工人就会进场把内部装修全部拆除,与之相关的美好记忆也将就此封存。
将成为又一张城市名片
未来的香蜜湖会变成什么样子?
2018年,福田区发布《福田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将香蜜湖片区打造成深圳金融街和国际交流中心。
同年4月,《深圳市香蜜湖片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公告》发布,要将香蜜湖片区打造成深圳核心功能区规划建设的新标杆。从文旅属性向金融商业转变,占据黄金地段的香蜜湖明确了发展方向。
今年9月25日,《福田区香蜜湖街道香蜜湖度假村城市更新单元规划》正式获批,历经多年规划的中心区旧改工程按下“加速键”。
从香蜜湖片区整体规划来看,这里将打造融汇国际交流、高端金融、文化创意、商业休闲等功能,兼具国际品质、深圳特色的“城市新客厅”。其中,北区定位为公共、开放、生态的城市公园+复合型高端会议交流平台,中区定位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南区则定位为健康主题的运动休闲公园。
站在“漫咖啡”围挡外望去,不远处的深圳国际交流中心拔地而起,其会议中心标段正在交付冲刺阶段。“永远可以相信深圳速度,未来这里会大变样,成为又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市民朱女士说。
“在香蜜湖发生的场景和故事,是很多人和这座城市的情感链接。”有城市规划领域的人士建议在后续公共空间设计中,通过公共艺术装置、数字记忆馆、老照片墙等方式让这种情感链接延续下去,在告别中前行,也在前行中铭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