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机床前挤满拍照的游客,红砖墙下全是打卡的身影,就连董大姐的炸洋芋小摊都要排队……走进马龙区王家庄街道格里村,云水机械厂遗址的热闹气息扑面而来。这座曾沉寂的三线工业遗址,凭借“工业风+秋景美”的独特魅力,从无人问津的旧厂房蝶变为省内外闻名的“网红”地,奏响了乡村文旅融合新篇章。
秋冬时节的云水机械厂遗址游人如织。
秋冬时节的云水机械厂遗址,堪称“天然摄影棚”。金黄的银杏叶铺满小径,火红的枫叶点缀着红砖墙,锈迹斑斑的机床与苍翠挺拔的林木相映成趣,“抓革命、促生产”的复古标语成必拍背景。每到周末,游客络绎不绝:有人穿梭老厂房,定格“工业风+秋景美”;有人带孩子触摸机床,听老一辈讲三线建设故事;还有人沿车马碧水库漫步,记录“水映红墙”的诗意。据不完全统计,入秋以来,云水机械厂遗址日均接待游客超3000人,周末高峰近4000人,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浏览量累计超500万次。
打卡热潮让紧邻机械厂遗址的格里村成了游客“补给站”,迎来“流量变现”机遇。在厂里摆摊的赵乔芬忙个不停:“以前村口摆摊无人问津,现在每天卖几百份炸洋芋,旺季一天能赚1000元到2000元。”周边的村民还把核桃、板栗、干菌子摆到路边,成了游客选购伴手礼的首选。这种“文旅+乡村”模式,激活了当地乡村资源,实现经济与文化“双赢”。
为让游客轻松打卡,马龙区开通了城区直达机械厂遗址的19路公交,全程票价4元,60岁以上老人持“爱心卡”免费。“以前怕交通不便,现在坐公交直达,太方便了!”市民王先生说。这一举措既优化了旅游体验,更让不同群体共同享受到了文旅成果。
眼下,云水机械厂遗址的“打卡经济”持续升温。曲靖市优质招商引资项目“三线旅居”开发计划已启动,未来将修缮老厂房、改造104套旅居用房,还会打造“三线主题菜市场”“机床文创体验区”。届时游客能沉浸式体验三线生活,打卡从“拍张照”升级为“深度游”。
从沉寂遗址到火热打卡地,云水机械厂遗址的蝶变,不仅为“三线记忆”找到了新载体,更用“流量”激活了乡村振兴动能。这里的红砖、机床、秋叶,还有董大姐的炸洋芋摊,既是游客镜头里的美景,更是群众增收、乡村焕新的见证,为乡村振兴、文明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曲靖融媒记者 陈泓洁 朱波 文/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