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好佳作影视艺术工作坊、深圳华强高新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光明本土原创人文纪录片《迳口村的暖阳》,斩获第31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长片类十佳作品奖,摘得中国纪录片领域的最高荣誉!
该片由光明区签约文化名人李亚威导演历时两年匠心打造,以拥有八百余年古老历史的迳口村民过重阳节为主线,从国际化视角生动讲述大都市里古村落的历史、人文、风俗故事;以迳口村的诗意生活为缩影,生动展现出光明区从传统农场到现代科学城的蝶变过程和人文画卷。
一个导演与一个村落的对话
这部没有华丽特效
不搞刻意煽情的纪录片
凭什么征服评委、圈粉无数?
听完与导演的这段深度对话,看完便懂:
它用最质朴的镜头
拍出了光明科学城里
最动人的文化力量与生活温度
文化大咖眼中的迳口暖阳
深藏的“古”
参与规划设计迳口村院落的深规院景观院院长于光宇在采访中提到:迳口村很特别,它就像一颗点缀在田园当中的明珠。走街串巷时,在这里能看到明清时代的屋檐、墙壁,很多能工巧匠的场景痕迹,我觉得在这个追寻历史的同时,会对现代的生活有一个反思。我们来到这里的人,也在体验和融入他的独特文化和生活。
和谐的“融”
著名评论家周思明在观看该片后点评道,《迳口村的暖阳》聚焦迳口村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通过真实镜头展现了古村落的自然风貌、历史建筑与社区生活,具有艺术价值、文献价值和文化价值。影片以民俗为叙事中心,通过个体故事折射时代精神,平衡了生活真实与价值传递的关系。
极致的“简”
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副主席张建军表示,李亚威导演摒弃了传统纪录片的表达惯性,以“去概念化、去口号化”的白描手法,还原迳口村的本真模样:从村民的闲谈打趣、节日狂欢,到古村修旧如旧、道路整治、生态绿化的工程现场,细节不刻意、情感不堆砌。这种手法既保留了古村落的质朴质感,又清晰勾勒出现代发展脉络,将纵向的历史跨度和横向的人文穿插在一起,通过带有节奏的剪辑方式把观众引入到影片当中,为乡村题材纪录片打造了独特的美学标杆,让他对光明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也让影片更具真实感与代入感。
生长的“村”
很多科学家、艺术家,因为这个村,爱上科学城。梅州的陶艺大师李金星提到,他一直想找到一片创作的“梦家园”,有一次偶然来到迳口,被这里的城市田园深深吸引,决定在迳口扎根,去年他获得了第二十届中国(深圳)文博会金奖,作品远销海外。他深情地说:“来迳口就对了,这就是我的‘理想地’!”以前迳口鲜有外国人到访,去年我们一年就吸引了230 余名外籍友人,特别是“环球院士光明行”活动中,200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和他的夫人,在这里流连忘返,还购买了迳口扇子、筷子、陶瓷茶具等伴手礼带回了美国。
这部以迳口村为小切口的纪录片,正承载着传播中国文化的大使命。目前,该片正在冲刺第十届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即将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古村的民俗魅力与发展活力。而这背后,是光明区“微改造、轻运营、严准入、重文化”的理念支撑——不搞大拆大建,让古村“慢慢生长”,才让这份独特的文化底蕴得以保存并走向世界。
网友们在留言区纷纷点赞:
“暖阳下的诗意生活,太治愈了”
“迳口村适合慢走慢逛,是遛娃和安放乡愁的好去处”
“原来光明还有这样的宝藏古村,看完想去打卡”
“这部纪录片让城市记忆更温暖,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未来,迳口村还将打造特色文化街区,成为集科学家休憩后花园、田园文化体验综合体、特色文创小镇和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于一体的田园生态旅游目的地。这部获奖纪录片,只是光明文化魅力的一个缩影,更多温暖的乡村故事、鲜活的文化传承,还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
惊喜彩蛋
11月29日14:30-18:00,一场盛大的“邻里节”暨国际人才文化节将在迳口社区温暖启幕。本次活动也是广东省文旅厅“镇镇有声”在光明的精彩亮相!活动以迳口“科技+生态+人文”为底色,以邻里共创非遗赶集日为舞台,以五大主题(侨、技、遗、食、艺)为文化内核,创新设置沉浸式主题体验活动,欢迎大家来到迳口村同我们一起“过节”!
黄氏大宗祠: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翠北路
来源:深圳光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