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双鼓(古)网红打卡地·chinatravel新选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天津市古文化街,感受这里的文脉特色。
整片街区以一条主街纵贯、四条老胡同横穿为脉络,青砖灰瓦的建筑鳞次栉比,飞檐勾勒出优美的弧线。老字号招牌林立,非遗店铺相望,宫前广场、主街与胡同里大红灯笼高悬,商户的吆喝和游客的交流此起彼伏。
天津市古文化街游人如织。人民网记者 唐心怡摄
乐器张第五代传人张雨介绍古琴制作。人民网记者 唐心怡摄
一行人步入乐器张店铺,数十件古琴、古筝与琵琶静置于此。“叩、叩”的轻响传来,乐器张第五代传人张雨正以指节叩击木胚,认真倾听木料内部的回音。“在这里,制琴与奏琴本是一体。”他说道,“唯有明白一张琴如何从木头中‘醒’来,才能奏出它灵魂里的声音。”
泥人张世家美术馆工作人员介绍彩塑特点。天津市南开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再行数十步,转进通庆里,泥人张世家美术馆静候来客。这里珍藏历代泥塑千余件,常设展品百余件,人物色彩明快、形神兼备。泥人张所塑,不止于形,更在于魂。“我们要让泥塑说当代的话,把这份手艺在我们这一代传承下去。”泥人张第六代传承人张宇如是说。
津港印象店内物品陈列,游客可现场挑选。天津市南开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行至戏楼广场旁的津港印象店,仿佛踏入“微缩的全球港口”。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红酒、生鲜与水果琳琅陈列,游客可现场挑选方便购物,让“港口直采”的鲜味通过物流直达家门。
天色渐暗,老城小梨园内依旧气氛热烈。台上相声演员妙语连珠,台下掌声笑声此起彼伏。“天津卫的观众最懂行,也最热情。”一位刚下台的年轻演员一边拭去额角细汗,一边笑着说。小梨园负责人补充道:“相声要传承,更要发展。内容既要原汁原味,也要让年轻人听得进、笑得欢。”
“我们不仅要保护历史建筑的‘形’,更要在活化利用中传承其‘神’。”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们已成功打造双鼓(古)文商旅集聚区,吸引55项非遗、15家老字号入驻。”这一连串数字,不仅是成绩,更是双鼓(古)街区文脉绵延、生机盎然的有力见证。
人民网记者 唐心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