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野生动物园,这座京南文旅的“金字招牌”,自2001年开园以来历经24年发展,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到访,成为展示北京城市活力的重要窗口。但每逢节假日,景区周边的交通拥堵、停车难题与游商乱象接踵而至,让通往快乐的道路变成漫长“堵途”。本期《向前一步》走进大兴区榆垡镇,直面北京野生动物园面临的外部困境,与多方携手共同破解难题。
现状与困境
北京野生动物园位于大兴区榆垡镇,紧邻106国道,周边路网与景区功能重叠,叠加游客量持续增长,各类问题集中凸显,既影响游客体验,也困扰周边村民生活。
交通拥堵常态化
106国道作为城市主干道,但又同时承担景区通行功能。由于北京野生动物园游客日益增多,节假日高峰期,进园车辆排队严重。原本游客从家出发驾车1小时即可抵达园区,却可能因拥堵额外等待1小时。住在附近的村民,也因为道路的拥堵,导致回家难,往返仅2公里的路程,也可能被堵1个小时。
停车资源缺口大
园区内停车位能容纳约4000辆车,节假日无法完全满足需求。榆垡镇政府协调了周边的临时停车场,但游客觉得距离园区远,带孩子需步行约20分钟才能抵达。并且基础条件简陋,地面未硬化、无施划线、缺乏排水和照明设施。除此之外,网约车、出租车司机认为,自己没有固定的临停区域,只能占道停放。种种原因叠加,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混乱。
游商经营秩序乱
周边游商多为附近村民,以售卖胡萝卜、黄瓜等投喂食材为主。游客认为部分游商存在强买强卖的行为,并且无法保证售卖食材的新鲜。游商占道经营既违反相关条例,也加剧交通拥堵,虽经城管柔性执法巡查,仍屡治不愈。
计划治理措施
目前,大兴区在着力打造京南文旅新版图,大兴国际旅游度假区未来将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也将推动该区域成为首都南部文旅展示的新窗口和国际交往的新名片,并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本次探讨的三个问题,也将在这一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优化交通循环体系
推进106国道拓宽工程,新建约一公里匝道桥,实现车辆提前分流,从根源上缓解进出难题。与此同时,要对周边路网进行系统性改造,调整不合理的信号灯设置,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方便游客与村民的出行。
扩充停车配套资源
建设五层立体停车楼,大幅增加停车位供给,彻底改变停车资源紧张的现状。结合周边路网改造,构建“停车-通行”高效衔接的交通体系,提升游客停车便捷度。
规范游商经营秩序
依托大兴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设立开放式经营广场,引导游商进入合法规范渠道经营。规划与动物园业态互补的商业街区,为村民提供稳定经营空间,实现“有序经营、游客安心、治理有效”的多赢局面。同时持续强化巡查,杜绝违规占道经营行为。
北京野生动物园周边环境治理,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随着交通、停车、经营等问题的逐步解决,这里将实现从“路堵”到“心通”的转变。如何让治理措施落地见效,让文旅发展成果惠及游客与村民?敬请关注本周日晚21:05北京卫视《向前一步》,见证京南文旅地标的焕新之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