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去了趟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隅亚得里亚海和黑海之间,欧、亚、非三洲的汇合处,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和通往印度洋的航路
特殊的战略位置决定了巴尔干的命运,半岛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战火不断,被称为“ 欧洲的火药桶”
出发前翻了下历史书,各种战争从公元前就开始了,看得头大,就从12世纪拜占庭帝国衰落、塞尔维亚人建立王国开始数一下吧: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奥匈帝国瓜分了巴尔干,南方由奥斯曼土尔其帝国统治,北方由奥匈帝国统治
奥斯曼帝国统治的15~19世纪,巴尔干各民族的反抗从不间断
19世纪初,巴尔干半岛又成为俄、奥、英、法激烈争夺的地区,多次发生战争:1828~1829年和1877~1878年两次俄土战争,1912~1913年和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1914年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刺为导火索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战中各国对侵占半岛的德、意进行的反法西斯斗争
巴尔干半岛最近的一次战争应该是1992~1995年的波黑战争,还有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长达78天的轰炸
趁着现时的平静,去看下这个美丽的火药桶
行程包括四个对中国免签的小国家:塞尔维亚、波黑、阿尔巴尼亚和黑山
其实92年之前,塞尔维亚、波黑和黑山都属于南斯拉夫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彻底解体,分裂成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以及南斯拉夫联盟6个国家
2006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又分裂成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
2008年塞尔维亚南部的科索沃地区宣布独立,塞尔维亚拒绝承认,至今由国际社会托管
巴尔干的历史太过复杂,实在搞不明白,还是直接登岛看风景吧
飞了12个多小时,傍晚时分降落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机场不大,入境顺畅
其实也不算傍晚,才四点不到,刚取好车,太阳就着急下班了
十六的月亮特别圆
不知怎的,导航突然发了臆症,一直把我们往乡村小道上带,有一处还是断头路,尽头直接就是田地
在陌生的乡野,又怕遇见人又怕遇见鬼
塞尔维亚的斯拉夫民族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吸血鬼神话和传说
据说当地人为了保护住宅不受吸血鬼攻击,会在门窗上画上十字架,中世纪的骑士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夜间对抗吸血鬼
想着吸血鬼比较憨直,直接薅住脖子硬啃,不像轮回里的鬼那么多吓人的花样,,,正自心理建设,突然想起每当月圆之夜,吸血鬼就会出来觅食,,,
幸好,终于上了大道,终于进城了
贝尔格莱德分旧城区和新城区
老贝城的圣萨瓦大教堂(Hram Svetog Save),是巴尔干半岛最大的东正教堂
夜色中的大教堂宁静庄严
洁净的白色涤荡了刚刚徘徊在野地里的不安
看着教堂前跳动的烛火,心头渐生暖意
这是一座修了几十年都没有完全修好的教堂
初建于1935年,后因二战爆发而中断
1984-1992年重建,穹顶建造完成
巨大的绿色穹顶重达4000吨,规模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穹顶连同12米高的十字架,需先行在地面上完成制造,而后再整体吊装安置到建筑顶部
上世纪90年代,动用了16台大型特制液压起重机,日均垂直向上移动2米,花了20多天才把穹顶安装上去,每天围观者数以万计,成为建筑学中的创举
穹顶刚刚安装完成,南斯拉夫分裂,教堂的修建再次中断
直到2000年,才重新动工,2004年,大教堂主体基本完工,高82米,总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
网上找张白天的图片
看攻略说教堂门前有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塞尔维亚东正教创始人圣萨瓦,左手举着《圣经》,右手紧握十字架,眼神坚定悲悯
但是绕着教堂转了一圈也没看到,是天太黑了,还是圣萨瓦下班休息了?
这座教堂就是以这位第一任塞尔维亚大主教圣萨瓦(ST. Sava)命名的
圣萨瓦原本是尼曼雅王朝的三王子,本名叫拉斯特科
1166年至1168年间,他的父亲斯特凡·尼曼雅,在拜占庭皇室的支持下,统一了塞尔维亚地区,开创了尼曼雅王朝
老国王偏爱三王子拉斯特科,一心希望他继承王位
然而,聪慧的拉斯特科无心权力,专研神学,17岁就前往希腊“圣山”阿索斯山修行,改名为萨瓦(Sava)
最后,萨瓦还把老国王也引进了修道士的行列,父子俩一起在希腊修行
三年后,老国王去世,萨瓦回到斯图德尼察
从此,萨瓦带着《圣经》走遍了巴尔干,创建了塞尔维亚的总主教区,制订了国家已知最早的一部宪法《Zakonopravilo》,更开创了塞尔维亚中世纪文学的先河,成为塞尔维亚人的精神支柱,在塞尔维亚人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去世后,被人们称为“圣萨瓦”
尼曼雅王朝衰落,奥斯曼帝国入侵,为了击溃塞尔维亚人的信仰,奥斯曼帝国首相思南帕夏下令将萨瓦的遗体从墓穴中挖出并焚烧
暴行招来了塞尔维亚人更激烈的反抗,随着塞尔维亚的独立,1895年,在遗骸焚毁300周年之际,塞尔维亚东正教会决定在被焚之地建一座大教堂来纪念圣萨瓦
就是这座建了近百年的圣萨瓦大教堂
大门正中,天使环绕着耶稣
耶稣左右,是圣萨瓦父子
幸运的是,现在教堂内部的壁画基本完工,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
走进镌刻着各国文字的铜色大门
可以同时容纳1万多名信徒的教堂里,金碧辉煌
在巨大的、精致的吊灯的辉映下,穹顶和四壁的马赛克壁画,熠熠生辉
不是暴发户式的金碧辉煌,是夺目的精致与精美
繁复生动的圣经故事和栩栩如生的圣像与先知,都是画师们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用细小的彩色马赛克一点一点拼接出来的
据说墙上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古塞尔维亚文:当刀剑无法保护我们时,信仰会成为我们的铠甲
奥斯曼统治的五百年里,东正教被禁止公开传播,圣萨瓦的名字就是信徒们的暗号,只要说出他的名字,就知道对方是“自己人”
既看不懂塞尔维亚文,也不了解东正教,文盲只能茫然四顾,眼花缭乱地沉醉在极致精美的金色氛围里
耶稣在微笑
天使在盘旋
圣萨瓦的世界,平和而温暖
教堂有两层,可惜地下室没有开放,看网上的图片,一样是把金色用到典雅庄重、不落俗套
说地下室里有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奥斯曼时期的宗教文物,有一幅信徒们偷偷绘制的圣像画,颜料是用植物汁液与泥土混合而成的,去的话可以关注下
另外,教堂还有一条和平长廊,两侧挂着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分别与东正教的牧首、伊斯兰教的阿訇、天主教的神父的合影
照片下方一行文字“信仰不同,根脉相连”,是1963年铁托来教堂参加修复仪式时所说
70年代中国人熟知的遥远国度的铁托元帅,拥有宽广包容的胸襟
从人间的政治强人回到耶稣的教堂,教堂里有信徒正在做弥撒
在耶稣的注视下,我们静静离开
月光里,树影落在教堂的白墙上,暗影浮动
圣萨瓦教堂的4角各有一座钟楼,据说一共挂了49口铜钟(单数,这是怎么分布的?),每到整点,49口铜钟会一齐响起,钟声浑厚悠远
回酒店时遇到些麻烦,一个环岛有两个出口都横着警车,酒店所在的巷子口也横着一辆,操着塞尔维亚语的2米高的警察坚持摆手,只好下车拖着箱子步行
后来才知道是在搞反总统游行,577人缘不是挺好的么,这是咋啦?
半夜醒来,月亮锃亮
一直以为国外尤其是欧洲这边工程进度慢是因为每天要准点收工、上班时慢吞吞动作迟缓,却原来是慢工出细活
快餐年代,或许我们也应该花一二十年认真做一些建筑,留给百年后、千年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