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武汉召开了湖北省生殖免疫年会,地点在汉阳的康健医院。开了一整天的会,从早上八点半开始,中午也没休息,实在有些疲惫。听说附近有棵很有名的“汉阳树”,就在武汉市第五医院里,离会场不过步行五分钟的距离。于是下午四点,我和朋友便提前离开了会场,打算在天黑前去看一看。
一到五医院门口,便看见公园前立着一行大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是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里的名句,也让汉阳树和鹦鹉洲出了名。医院里的这棵古银杏,就是如今汉阳最古老的“汉阳树”,已经546岁了。树高约28米,树干粗得要两三人合抱,树冠投下的荫凉差不多有340平方米。虽然历经几百年风雨,它依然挺拔苍翠,枝叶茂盛,成为这座城市一道独特而温润的风景。
长江的潮声是它的摇篮曲,知音的琴弦震颤着它的年轮。站在树下,不由得想象它见证过的时光。这棵树不只是一棵植物,更像是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1938年1月,白求恩大夫就曾在这附近的诊所里抢救伤员,不畏战火,坚持工作了一周。2010年,武汉白求恩纪念馆在医院内落成,就坐落在汉阳树旁边,默默讲述着那段感人历史。
这两天正在举办“杏好遇见你”的活动——2025汉阳树全民“杏”运季主题活动。在这里,游园会趣味纷呈,音乐会旋律悠扬,祈福活动寄托美好期许,研学之旅解锁自然奥秘。整个公园里有好多家长和孩子。
看完树,时间还早,我们意犹未尽,就在手机上搜附近的公园,发现了“琴台公园”。于是骑上共享单车,大约八分钟就到了。到的时候已经快四点半,差一点就不能进园。我们赶紧走进园子,还看到不少穿着汉服的女孩在湖边拍照,假山、小湖、小桥、亭子等,古色古香的氛围一下子就来了。
古琴台又叫伯牙台,坐落在汉阳龟山脚下、月湖旁边,是为纪念春秋时代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而修建的。它和黄鹤楼、晴川阁一起,被称为武汉三大名胜。相传俞伯牙在这里弹琴,钟子期作为樵夫,竟能听懂他琴声中的心意,两人因此成为知音。钟子期去世后,伯牙伤心欲绝,摔琴断弦,从此不再弹奏。这个关于理解和友谊的故事,流传了千年,也成为中国人心中“知音”的象征。
古琴台最早建于北宋,后来多次损毁又重建,现在看到的建筑大多是清代修复的。虽然整个园区不算大,大约十五亩地,但布局非常精巧。知音馆、琴园和琴台几个主要建筑依地势而建,高低错落,回廊小院、花木茶室点缀其间,一步一景,很有江南园林的韵味。可惜我们到得晚,室内的展厅都已经关门,没能进去仔细看。
园中有一座伯牙台,是汉白玉砌成的,据说是当年伯牙弹琴的地方。台子四周有石栏,栏板上还刻着“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浮雕,是清代的遗物。站在台前,仿佛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的相知与别离。
古琴台虽小,但设计得很妙,它借用了背后的龟山和眼前的月湖,把远山近水都“请”进了景中,让整个空间显得开阔而深远。不少市民在这里散步、喝茶、闲坐,气氛宁静悠闲。
“高山流水遇知音”不仅是一段佳话,更成为我们文化中珍贵情感的代名词。来这儿走一走,似乎也能感受到那种超越千年的精神联结。
因为时间不早了,我们在古琴台里面匆匆走了一圈,便顺着月湖边的绿道慢慢走。这条环湖绿道很长,串起了城市风光、湖山景色和郊野趣味几种不同的段落。走着走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一看时间,已经六点了。
这一天的经历,从盛大的学术会议到古树寻访,再到知音故地漫步,像是从现代医学一下子走回了千年文化深处。虽然身体有些累,心里却格外充实。那棵巍然不动的银杏,那个关于知音的故事,还有月湖边温柔的晚风,都让这次武汉之行多了一份宁静而深远的回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