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千年巴文化融入全民健身,峡谷徒步赛事告别传统排名,开启文化探索新体验。
鸣枪开跑。
11月23日,2025中国全民健身走(跑)大赛(四川·达州站)暨巴山大峡谷徒步挑战赛在巴山大峡谷景区开赛。此次赛事经延期调整后重新启航,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徒步爱好者参与。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办,融合了体育、旅游与文化多种元素。
让选手体验巴国文明:
靠“通关文牒”打卡抽奖领福利
原计划于10月26日举办的该项赛事,因巴山大峡谷地区天气影响,经专家安全评估后延期至11月23日举行。组委会决定保留所有已报名选手的参赛资格,并为无法参与新赛期的选手提供了退费渠道。
冲向终点。
与以往不同,本次重启的赛事不再设置竞技性项目,所有组别均以参与、体验、健康为核心。赛事取消了原有现金奖励,转而通过打卡抽奖方式发放福利。
参赛选手扮演故事主人公“巴山”,在徒步过程中通过“通关文牒”形式体验巴国文明的九个关键点位。这种创新模式将薅草锣鼓展演、巴人祭祀仪式、土家余门拳学习、钱棍舞观赏等非遗元素融入赛事环节。
“通关文牒”拿到手。
比赛设全民健身“通关文牒”趣味打卡9公里和17公里两个组别,分别限员1500人和500人。
其中,9公里路线从大象洞游客中心出发,经桃溪谷漂流下站、桃溪谷漂流上站、鸳鸯廊桥、天生桥,最终抵达画架沟索道下站。17公里路线在9公里路线基础上延伸,增加大红岩栈道、鱼泉人家、鱼泉洞、鱼泉飞瀑等景点,最终抵达两河口。
参赛选手持“通关文牒”冲向打卡点。
组委会还提供了免门票福利,所有报名选手可在2025年11月23日至2026年11月23日期间,免门票进入巴山大峡谷-桃溪谷景区参观游览。
让文旅与体育深度融合:
选手在地质奇观中体验巴文化
本次赛事最大的创新,是将巴文化体验贯穿全程。组委会设计了完整的文化叙事线,使参赛者在徒步过程中沉浸式感受巴国文化演进。
赛事奖牌设计理念为“行走的画卷,可收藏的风景”,将巴山大峡谷的风光与全民健身的活力凝聚于方寸之间,成为兼具纪念价值与艺术美感的微缩景观。
完赛选手展示奖牌。
参赛服装也经过特别设计,以“迈步巴山大峡谷,成就行走的风景线”为创意,让选手成为移动的赛事形象名片。
赛事还提供《梦回巴国》剧目五折观演优惠,该剧以巴文化为背景,通过舞台艺术手段展现巴国历史传奇。
“薅草锣鼓”非遗展演。
巴山大峡谷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文化宝库。景区处于四川省唯一的土家族聚居区,保留着从巴人到土家族演变的完整脉络。
这里被称作“天然褶皱博物馆”,拥有130余处保存完整的大中型褶皱构造,展现了地壳在板块挤压下形成的巨大弯曲。
峡谷垂直高差约2000米,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这里252种脊椎动物、400余种高等植物在此栖息生长。
比赛中的土家族选手。
赛事组委会表示,此次调整赛事形式是希望选手们放慢脚步欣赏峡谷美景,暂时忘掉烦恼,全身心投入巴山大峡谷的文旅深度融合氛围中。
初冬,巴山大峡谷的彩林映着晨雾,落叶点缀山路弯弯。游客在徒步过程中,不仅可以欣赏到多姿多彩的美景,感受巴人文化和土家族风情,还可能偶遇峡谷中的猕猴、娃娃鱼、阳鱼等珍稀动物,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