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羌族人民的传统新年。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我国“羌年”正式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的农历十月初一(11月20日)也是第一个“世界羌年”。
11月19日至21日,略阳县举办以“古羌新韵 华彩非遗”为主题的2025年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区域交流暨羌历年传统文化展示展演系列活动。来自汉中市文化生态保护建设服务中心,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文县等六县区文旅系统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专家团队,以及汉中市兄弟县区的嘉宾齐聚略阳,与略阳当地市民、游客共庆羌历新年,沉浸式感受千年羌文化的独特魅力。县政府副县长郑莉全程参与和陪同。
本次活动为期三天,十大特色活动轮番上演,打造出一场“可看、可玩、可品、可体验”的羌文化盛宴。11月19日,东门楼浮雕墙片区率先开启非遗大集与保护区建设成果展,羌绣、麻编、罐罐茶等20余个非遗展位与农特产品展台前人头攒动,图文并茂的建设成果展、摄影作品展则直观呈现略阳羌文化保护的坚实足迹,19日晚,东门楼广场的羌族服饰走秀惊艳亮相,传统羌服与汉服、旗袍同台演绎,充分展现了民族服饰的传承和创新。
11月20日的活动更是高潮迭起。上午,由锣鼓队、舞龙舞狮队、羌族服饰方队等组成的巡街队伍,从羌文化广场出发,沿狮凤路、八渡河桥等主干道巡游,羊皮鼓声、欢笑声响彻街头。夜幕降临,500架无人机在夜空变换阵型,灵岩寺、五龙洞等景区轮廓,“羌”字logo、嘉陵羌韵.康养略阳等图案依次呈现、点亮夜空,引发全场欢呼。紧随其后的民歌音乐汇上,原生态羌歌与新创民歌交替上演,陕南陇南民间歌手联袂献唱,让观众沉醉在悠扬的羌韵之中。
11月21日,活动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温情的交融中收尾。上午,12对新人在羌族释比的主持下,完成“敬咂酒”“拜天地”“挂羌红”等传统礼仪,一场热闹的羌族集体婚礼见证浪漫与传承。婚礼仪式结束后,羌文化广场摆起羌家土席,腊肉炖菜、粉蒸肉等传统蒸菜香气扑鼻,道德模范、环卫工人、集体婚礼新人等共同体验羌家美食,席间穿插的羌文化非遗展演、羌寨迎亲花轿体验让现场氛围持续升温。夜晚的篝火旁,社区群众与游客手拉手跳起萨朗舞,欢快的舞步与歌声中,羌历新年庆典圆满谢幕。
作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略阳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近年来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略阳的建设成果,更加深了羌文化保护传承区域交流合作。活动期间,嘉宾还调研了略阳县城关幼儿园、略阳县高台小学非遗进校园情况,考察了灵岩寺摩崖石刻等文化遗址,进一步深化了对羌文化“活态传承”的认知。
此次羌历年活动的成功举办,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推动了羌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未来,略阳县将持续以“保护优先、整体保护”理念,推动羌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羌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