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街 邓寅明 摄
本报特别报道组
武永清 郜 蓉 贾尚志
太原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入选国家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名单,太原荣登“携程口碑榜2026亚洲100必打卡目的地榜、中国100必打卡目的地榜”,太原入选“中国国际旅游影响力跃升15城”,新增“歌迷之城”“博物馆之城”文旅新名片,跻身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行列……近年来,太原锚定建设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太原文旅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的发展模式与精准的品牌传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如何巩固既有成果、突破发展瓶颈,拓宽更大空间,成为太原文旅重要命题。近日,专家学者、旅游业人士围绕“解锁流量密码,展望进阶之路”深入探讨,发表真知灼见,积极建言献策。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五年,太原文旅需在“景区扩容、融合百业、推陈出新、提升服务”四方面着力,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推动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景区扩容 持续提升接待能力
11月2日,位于汾河出水口的老龙头景区,水光山色交相辉映,植物丰富,景观层次分明,大型音乐喷泉随着节奏变幻,游客徜徉于如画景区,感受着山水间藏着的诗情画意。作为太原新落成的一处文旅地标,汾河老龙头景区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45.8万人次。
汾河老龙头景区,是太原市大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和开发建设的缩影。近年来,太原魅力景区、魅力街区集中涌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太原古县城、太原方特、钟楼街、双塔公园、汾河四期、太原植物园、稻田公园、雁丘园、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一批重量级景区、街区密集亮相,刷新民众对太原旅游业的认知。
太原提升改造大景区、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了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一座座景区街区如同颗颗明珠镶嵌在城市各处,丰富了“锦绣太原”文旅品牌内涵。国庆中秋假期,全市多家景区、博物馆、旅游休闲公园,“新面孔”占八成,成为观察旅游市场的晴雨表。
“过去五年,太原文旅产业取得长足进步。晋祠天龙山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最大亮点,填补了AAAAA级景区的空白。”太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邵秀英说,太原梯次打造重点景区,实现景区街区扩容,同时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了城市的游客接待能力,为太原文旅出圈创造了条件。
大景区建设,在游客接待量上有了直观体现。太原龙头景区晋祠国庆假期迎来巨大客流量,10月3日接待游客4.97万人次,触及接待峰值上限。暑期,8月2日、3日,晋祠分别接待游客2.47万人次、2.58万人次,连续打破非黄金周单日接待纪录,实现非黄金周单日门票收入突破百万元。钟楼街经升级改造,2021年9月开街以来,累计接待游客6300余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会客厅。
近日来,“市重点景区的提升改造取得了长足进展。”邵秀英分析,休闲度假和乡村旅游还有发展空间,省级度假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民宿等载体数量也在增长。接待能力更加完善,高等级景区街区不断创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高品质民宿创建逐步提升。在实施大景区战略方面,太原工业游成为重点发展方向。太原是“一五”时期全国重点工业城市,有深厚的工业底蕴和丰富的工业遗产,让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工业场域变成旅游场域,将成为太原文旅产业的重要突破点。
“钟楼街出圈,体现了旅游市场需求新变化。那就是,游客更希望‘去景区化、趋生活化、主客共享’,生活化的旅游载体在当下更受游客欢迎。未来,随着传统景区迭代升级,景区度假化、景区生活化等新场景涌现。适合年轻人的旅游载体、时尚潮流的旅游业态,必将吸引更多年轻游客走进我们的城市。”邵秀英说。
融合百业 打造爆款旅游业态
11月3日上午,晋祠古木参天,流水潺潺。福建游客雷灼莲行走在古建之间,手持孙悟空化身小庙的文创产品,兴致勃勃地站在水镜台前打卡。“我还带了比耶龙冰箱贴,一会儿再与木雕盘龙合个影。这里的沉浸式体验太棒了!”雷灼莲说。
从晋祠的盘龙木雕、水镜台,到山西博物院的鸟尊、鸮卣,再到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的“裸眼3D”壁画,丰富且有特色的文物资源,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专程前来打卡,成为太原文旅融合的写照。太原全力建设“博物馆之城”,全市各级各类博物馆达106座,每5.1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文博场馆成为太原市旅游市场的留量担当。
“太原在推动文旅融合、推动‘文旅+’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城市的吸引力、关注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为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邵琦说。
太原文旅深度融合的同时,“文旅+演唱会”“文旅+体育”“文旅+游戏”“文旅+农业”也开花结果。演艺经济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太原举办了32场演唱会,吸引近100万人次观演,带动消费41亿元,成功进入全国大型演唱会票房前十。今年,大型演出依然呈火热态势。截至10月18日,落地大型演唱会17个项目26场,现场观众约65万人,引进知名艺人刀郎、周深项目,为“歌迷之城”加分。
“文旅+体育”是太原文旅产业又一着力点。今年成功举办了太原马拉松赛、汾河龙舟公开赛、WTT常规挑战赛太原站等一系列品牌赛事。9月21日,第16届太原马拉松赛起跑,盛况空前,报名人数超过16万人,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名跑友跑进锦绣太原城,欣赏美丽风景,感受独特魅力。
“可持续推动‘文旅+百业’,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发挥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优势,形成各种有趣有吸引力的新业态、新玩法、新场景,满足各类游客的不同需求,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长期从事旅游理论研究的邵琦建议:太原在文旅融合方面,可实施晋阳特色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在晋阳文化、文物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下足功夫,打造晋阳文化标识体系,促进文化内容再生产。做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这篇大文章,大力推动体育、演艺、工业、农业、商贸等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形成更多文化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大力实施文旅数字化转型,文化打底,科技赋能,在情境式互动产品提供上,为游客提供更多共享空间,创造更多情绪价值,让更多游客为“共情”买单。
山西财经大学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周成建议:在热门旅游目的地,可结合当地特色资源,继续推出更丰富的节庆活动,形成“季季有精彩,月月有亮点”的市场现象。
推陈出新 占领周末旅游市场
“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精准营销,可以让一座城市出圈,成为网红城市,产生巨大流量,从而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近年来,从哈尔滨到淄博,从天水到太原,火热的出圈现象,有精准营销的底层逻辑,那就是采取‘文旅+城市IP’的推动模式。”山西太平洋国旅副总经理刘锋说。
过去五年,太原文旅营销活动留给人深刻印象。在2023年太原文旅营销活动中,电影《满江红》、东方甄选直播活动是太原文旅的经典案例,取得巨大成功。2024年,太原推动演艺经济繁荣,一场场高质量演唱会拉开帷幕,展现跨越时空的音乐魅力,为太原这座千年古都带来了更多活力,歌迷称赞太原是一座暖心的“歌迷之城”。游戏巨作《黑神话:悟空》爆火后,太原推出“跟着悟空游太原”,文博游更是人气高涨。“博物馆之城”“歌迷之城”“体育之城”“跟着悟空游太原”“跟着浪浪山小妖怪游太原”……在文旅融合其他业态的过程中,太原增加多张新名片,赢得市场广泛认可。
一个个城市IP的背后,是惊人的流量,是火热的市场。游戏巨作《黑神话:悟空》上线第一周,太原市文物景区、文博场馆人山人海,共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2024年国庆假期,太原凭借“歌迷之城”“体育之城”“跟着悟空游太原”等具有地域标识性的文化IP,宣介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主要景区街区接待游客1011.2万人次,同比实现了91%的惊人增长速度。
“‘跟着悟空游太原’‘跟着浪浪山小妖怪游太原’等IP出来后,游客咨询报名数量有立竿见影的增长。”刘锋结合旅行社地接业务讲述“文旅+城市IP”推动模式带来的显著变化。他说,以前游客听说太原的文化和古建后,总觉得有些沉闷、不够灵动,在影视宣传以及游戏巨作的带动下,古建就与故事产生关联,变得灵动鲜活起来。喜爱游戏的中青年游客,看到游戏中的古建景点,就想到线下游览打卡。家长和孩子看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后,会专程来到太原,行走在古建景区,完成一次有趣的亲子游。
“太原周末游市场,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刘锋表示,太原旅游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后,游客更多集中在春节假期、“五一”假期、暑期、国庆长假等旅游旺季,部分景区街区游客承载量接近饱和状态。如何在淡季、周末吸引游客,对于太原文旅产业进步,无疑是重要发展方向。
周成建议:“演唱会多在周末举行、古建游不受四季变换影响、交通条件日益便捷等,均是太原做大周末游市场的有利条件。在周末游市场发力,即使在旅游淡季,太原文旅同样可以吸引到游客群体。”
提升服务 形成宠客良好口碑
“‘十四五’期间,宠爱游客是出圈网红城市的共有特征。太原在过去几年里取得显著成效,积累了成功经验。”周成以太原市推动演艺经济繁荣为案例,讲述提升服务在文旅产业中的重要性。
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建设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演艺经济,打造具有太原特色的演艺消费矩阵。”2024年,我市出台《支持演唱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提出要做大演唱会经济、加快建设“华北地区重要演艺中心”。当年,太原打造了“歌迷之城 太原宠你”专属IP,升级诸多服务,包括本地特产伴手礼、烟花表演、无人机表演,以及免费坐垫、饮用水等周边,还设置了公仔打卡点。演出开始前3天到结束后3天,歌迷可凭演唱会门票免费参观晋祠天龙山、蒙山等景区。歌迷凭演唱会门票还可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地铁。“太原演唱会地铁延时”“凭演唱会门票交通免费”等暖心网络话题,赢得广泛赞誉和良好口碑。
在2025太原马拉松赛举办前后,太原面向跑友也推出了免费游览景区的福利。“太马报名选手(含未中签人员)”可免费游览晋祠博物馆等八大景区。
“在继续宠爱歌迷、跑友的同时,做好城市管理,升级保障服务。”邵琦建议:政策保障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文旅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为文旅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游客提供安全规范有序的旅游环境,以提高整个旅游行业包括外来游客、本地群众、旅游企业和当地政府的获得感。
文旅产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核心要素,考验着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服务水平。仰望星空,太原文旅打造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IP,还以脚踏实地的温度,让每一位游客的笑容成为了城市最动人的风景。
随着“歌迷之城 太原宠你”良好口碑的树立,太原必将以更自信的姿态迎接四海宾朋,同时迎来文旅产业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太原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