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2日,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8万+平方米的展馆化作一座“时空穿梭站”——在这里,时间的界限被科技打破,古人的智慧与未来的图景交相辉映;空间的距离被创意消弭,全国风物触手可及,1500多家参展单位共同铺开了这幅跨越时空的文化长卷。
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多个展区同步上演。
上海嘉定展区将郑板桥的艺术精髓融入数字场景,专属AI数字人化身时空向导,带领观众与这位清代书画大家隔空交流。无独有偶,在浙江展区浙文投则让苏东坡“亲临”现场,这位千古文豪以数字形态担当导览员,结合微短剧技术赋能山水景致,使“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诗意不再停留在文字间,而是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沉浸式体验。
古老文明的“新潮表达”,成为文博会上的吸睛亮点。
贵州展区内,两位少数民族传承人专注书写的“奇特符号”引发围观热潮。这些形似表情包的古拙字符,并非现代创意,而是有着文字“活化石”之称的水族古老文字“水书”,水家人亲切地称之为“泐雎”。
中国古老的文化还在文博会现场被人追捧,“中华老字号”南京同仁堂健康药房有限公司将旗下养生茶饮品牌“乐掌柜的茶饮铺子”搬到现场,同时售卖中药香囊、中药手串、公仔周边等文创产品,并设置中医问诊互动环节,为观众提供个性化养生建议。望闻问切的队伍排得很长,逛展还能搭个脉,人人都是时间管理大师。
科技能让人穿越过去和古人对话,也能连接未来,和智能人交流。在江苏展台门口能看到非常呆萌的超大号玩偶,其实它是南大电子与红山动物园联名打造的导览机器人“杜杜”,人家可一点都不呆,和它对话,它可以告诉你很多冷知识。
而临港新片区IP形象α-Lin数字人也惊喜首发。展区重点打造α-Lin“3D BOX”等实体交互装置,搭配立体屏幕营造出沉浸式视觉空间。在这里,α-Lin以立体动态形象鲜活“走进”生活,不仅能与市民、游客实时语音互动,还能进行情感交流,让人深切感受到临港作为科创之城的科技魅力,以及“创业来临港,陪伴你成长”的温暖。
刚在云南展团‘逛’完热带雨林,转身就到内蒙古的草原了。”
逛展爷叔老张的体验精准诠释了长三角文博会的空间魔力。53个省及地级市的展团在此集结,借助数字技术打破地理边界,让边疆风情与江南韵味在展馆内交融共生。
你可以上一刻还在江苏展台的红山动物园看文创,下一刻就到安徽品尝特色徽派美食。从云南的咖香、花香,不用花10分钟,就可以无缝衔接到内蒙古的奶香、牛肉香。
江苏展区,现象级IP“苏超”的队服格外抢眼,足球元素与文旅线路、文创产品的结合,让草根赛事的活力扑面而来。贵州则带来了“村超”“村BA”的火热激情,篮球模型与民族刺绣文创摆放在一起,诉说着大众文化如何激活乡土活力。
浙江展团的良渚玉鸟造型屏幕极具视觉冲击力,巨型玉璧上流转的光影,将5000年文明的厚重与数字时代的轻盈完美衔接。
安徽展团的烟火气很动人,“超级皖”美食争霸分会场里,安徽毛豆腐,刚出锅的石磨豆浆、小吊梨汤,让观众都想大饱口福。
山西临汾展台上的烟火气也不遑多让,霍州年馍的“麦香扑鼻”,老粗布的纹理里藏着黄河文化的厚重,乡宁紫砂壶的温润手感,让指尖都能感受到非遗的温度。
这一切或许就是文博会的深意:它不仅让各个地方的风情在此相遇,更用文化和科技的纽带,连接起此刻与未来、此地与远方。
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时间:2025年11月20-22日(周四至周六)
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