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仿佛一夜入冬。上周还是薄外套,本周直接上厚羽绒。一到降温,脑子里总不由自主想到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种纯净的、独特的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充满温情和想象的美的享受。北方城市冬天看似很无聊,其实很暖人心,冷冽的北风呼啸,但北方人的热情却从不因温度下降。

济南趵突泉 摄影/追逐光影的w
这不,外地朋友来济,临走时想给他带点特产,一时竟想不起有什么特产可带,问了身边一圈的朋友,全部一时语塞,热心朋友网上求助,换来的竟然也是对济南“无特产”的一众吐槽。
“济南有什么特产?”这个灵魂拷问直击济南人内心,把济南人问得像被泉水泡胀的藕——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作为2023年就开始冲刺 “网红城市”、2025 年喜提 “第五城”称号的流量选手,济南的讨论度堪比超然楼亮灯时的人群密度,但一说到“特产伴手礼”,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得陷入三秒沉默,仿佛突然被经十路的晚高峰堵在了原地。
肥城桃、青州蜜、莱阳梨、沾化冬枣、龙口粉丝、德州扒鸡、东阿阿胶、山东煎饼、淄博陶瓷、潍坊风筝、菏泽牡丹、枣庄辣子鸡、烟台红富士……山东特产个个很出名,彰显着浓浓的朴实气息,可这满目的特产中,唯独没有济南的身影。
我大济南,无特产?
一、济南的“两幅”面孔
外地人眼里的济南,是浸在诗画里的模样。“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不是夸张的修辞,是抬头可见的日常。曲水亭街的泉水顺着青石板缝潺潺流淌,家家门前垂着嫩绿的柳丝,风一吹,枝条扫过水面,惊起一圈圈涟漪。
趵突泉的三股水咕嘟冒泡,映着岸边的亭台楼阁,连空气里都飘着荷花的清甜与泉水的甘冽。大明湖的游船慢悠悠划过水面,远处千佛山的轮廓朦胧可见,走在街头,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水墨画里,连时光都变得温柔起来。

济南五龙潭 摄影/追逐光影的w
可在本地人眼里,济南的画风却急转直下,活脱脱一部“基建奋斗史”。“四年修路三面堵,一城钢板半城土” 是最贴切的写照,经十路的围挡像长不大的孩子,拆了又建、建了又修,四年修路三年堵成了常态。
早高峰的车流能从奥体中心堵到泉城广场,导航里“预计5分钟到达”的提示,往往要乘以三才能兑现。刚洗干净的车,开出去绕一圈就蒙了层尘土,路边施工的围挡后,偶尔还会传来机器的轰鸣。本地人吐槽起堵车来一套一套的,却总在抱怨完之后,转头钻进巷子里,端起一碗泉水豆腐脑,瞬间被烟火气治愈。
这两幅看似矛盾的面孔,却共同构成了真实的济南。

济南黑虎泉 摄影/追逐光影的w
外地人沉醉的诗意是它的底色,本地人吐槽的拥堵是它成长的阵痛。
就像柳丝拂过的不仅是湖水,还有围挡后的施工现场;泉水滋养的不仅是荷花,还有这座城市向前奔跑的朝气。一面是岁月沉淀的温婉,一面是迭代升级的喧嚣,这份反差里,藏着济南最可爱的真实。
这样的济南,怎会没有特产?
二、特产这方面,我们误解了济南
咱们来掰扯掰扯济南的“隐藏特产清单”。首当其冲的就是泉水,这个全中国独一份,比某奶茶的“限定款”还稀缺。你说带不走?确实,总不能给朋友灌一矿泉水瓶趵突泉打包快递,但泉水的精髓,早就悄悄融进了济南人的日常里——比如那碗让打工人魂牵梦绕的把子肉。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在泉水里慢炖,炖得入口即化,连肥肉都透着清甜,配着米饭能炫两碗。可惜这宝贝娇气得很,真空包装一折腾就丢了灵魂,不像别的特产能扛住快递暴力分拣,只能现场“趁热吃”,导致很多外地朋友没机会把这份美味带回去,直接把它排除在了“特产名单”之外,属实有点冤。
再说说被严重低估的“硬核特产”——酒。济南人喝的趵突泉酒、百脉泉酒,那是拿“天下第一泉”的水酿的,别的酒是“佳酿”,济南的酒是“泉酿”,每一口都带着趵突泉水的甘冽,喝到嘴里像在舌尖开了个小喷泉,这独一无二的口感,难道不比那些随处可见的糕点、干果有排面?

关键是,这酒还完美契合了济泰一体化的战略部署,游完泰山的雄奇,下山来瓶趵突泉酒,山水灵气全喝进肚子里,这不就是“以山带泉,以泉映山” 的最佳体验?只能说济南的宣传太实在,光忙着修旅游路线,忘了给趵突泉酒挂个“官方指定伴手礼”的牌子。

同样,章丘的百脉泉酒也透着一股股的泉水的清冽与甘甜,百脉泉传统酿酒技艺是4000年前的龙山先民发明创造,及至明清时期工艺日渐成熟,其中明代散曲家冯惟敏的好友章丘人谢少溪就是章丘酿酒技艺的传人,陆续推出了清照国词、清照国韵、齐鲁壹号、泉城壹号等系列产品,非常受到济南人喜欢。
三、慢生活,济南人的“悦己”
说到济南的酒,就不得不提济南人那股子“佛系喝酒”的劲儿。别的地方喝酒是 “感情深一口闷”,拼的是酒量和气势,济南人喝酒是 “泉水酿的酒,慢慢喝才香”,讲究的是惬意和氛围。
趵突泉酒、百脉泉酒大多是低度酒,度数温柔得像大明湖的晚风,不追求“一口倒”的刺激,只在乎“边喝边聊”的舒心。济南人聚餐,从超然楼的亮灯聊到芙蓉街的小吃,从修路的吐槽说到泉水的清甜,喝到微醺刚刚好,这才是喝酒的最高境界啊。
有人说济南的低度酒“不够劲”,那只能说明你不懂济南的温柔。这座城市就像它的酒,不张扬、不霸道,却越品越有味道。济南人热情但不刻意,豪爽但不粗犷,就像低度酒一样,初尝平淡,回味却带着泉水的甘醇。
你在街头问路,大爷能给你从经十路讲到曲水亭街;你在餐馆吃饭,老板会主动给你加碗小米粥,说“配把子肉解腻”;就连堵车的时候,司机也能跟你唠两句 “等修好了路,咱济南就更方便了”,满是对这座城市的期待。这样友好的城市,配上这样温和的酒,难道不是最珍贵的“特产”?

济南俯瞰趵突泉 摄影/追逐光影的w
其实济南的“无特产误解”,本质上是这座城市太实在。它不像别的城市,把特产包装得花里胡哨,摆在显眼的地方,济南的特产,藏在日常的烟火气里:清晨泉水豆腐脑的鲜香,中午把子肉配米饭的满足,晚上三五好友小酌低度酒的惬意。这些特产不用刻意宣传,却早已刻进了济南的骨子里,成为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最珍贵的回忆。
如今的济南,正在经历成长的阵痛,修路、建地铁、搞旅游一体化,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又坚定。下次再有人问“济南有啥特产”,别沉默,直接拉他去喝趵突泉酒、百脉泉酒。告诉他:“这是泉水酿的酒,喝一口,你就把济南的山水和温柔都带走了。” 毕竟,能让人喝了就忘不掉的,才是最顶级的特产,能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才是最迷人的城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