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伟
立冬后隔了个把星期,长沙突然放晴,艳阳高照,天色瓦蓝,气温高达23摄氏度,正是所谓的“小阳春”。十五日、十六日又恰是周末,于是我们几位老友相约去浏阳看老段,晒太阳。一路上阳光从车窗外射进来,坐在车内只有一个动作可以反复做:脱衣服。我看到田垄上远远走着穿短袖T恤的人。
老段就是段江华,油画家,他在浏阳高坪镇把一废弃的供销社改造成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乡村美术馆。开馆三年来,老段以一己之力将这里打造成了当地的文化名片。我去年来、今年来,都在他的美术馆里遇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去年遇到的客人,竟有从北京来的。
乡村美术馆门前就是小溪河,不远处,小溪河与大溪河交汇,当地人叫双江口,自此,哗啦哗啦流着的水,正式的名字就叫浏阳河。凡中国人,没有谁不晓得唱《浏阳河》的:“浏阳河,弯过了几道湾,几十里水路到湘江……”
而我在长沙的居所,不远之处便是浏阳河汇入湘江的地方。黄昏时分,我喜欢来这里散步,看灯光星光从水面跃起,在心中与空中璀璨。
我们坐在老段的乡村美术馆的露台上晒太阳,喝茶聊天,我脱得只剩一件衬衣,背上肩上都是暖洋洋的。我想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很喜欢听的约翰·丹佛曾登上全美热门排行榜的著名的歌《阳光照在我肩上》:“阳光照在我肩上,令我幸福欢畅;阳光映在我眼中,却又让我泪淌;阳光洒在水面上,景色多么漂亮;阳光几乎总能够,让我神采飞扬……”此时此刻真是应景。
我们也坐在小溪河边的村咖店里喝村咖。同坐在城里的咖啡店喝咖啡相比,乡村咖啡的场景更是让一种野趣替换掉了你的熟悉得近乎麻木的经验,你品尝到了咖啡因之外另一种陌生的况味,你于是兴奋无比。
在浏阳,让人兴奋的事太多了,吃的、玩的、看的、听的,数不胜数。当然最让人兴奋无比的,是看浏阳的烟花。
老段安排我们晚上到天空剧院去赏烟花。
天空剧院是开放性露天剧院,无顶棚设计,可容纳上万观众,就在浏阳河畔,以山水实景作舞台,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我最喜欢的明末清初的文人张岱,在他的“墓志铭”里写过他的许多爱好,比如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梨园、好鼓吹,等等等等,其中就有一好:好烟花。我猜他的这一好,就是好在烟花的绽放之美、声响之美、喜庆之美、如梦似幻之美。而浏阳的烟花,也就是浏阳的花炮和鞭炮,亦即我们节日时口中所说的焰火,那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饮誉世界的中国文化名片,所谓“浏阳花炮震天下”。浏阳是全世界最大的烟花生产和出口的基地,浏阳烟花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北京APEC会议、G20杭州峰会、国庆庆典等众多的国内外重大活动中绽放,向世界展示出中国烟花不可思议的视听魅力。
浏阳烟花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朝,距今已1400多年,据传是药王孙思邈在浏阳隐居时发明。它的制作技艺已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千多年的发展,至今品种繁多,从传统的鞭炮、喷花、旋转类到现代的礼花弹、组合花盆、舞台冷焰火、特效烟花等,应有尽有,且不断地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微烟、无硫、安全环保的新型烟花,并融合音乐、数字控制、无人机等技术,打造出震撼人心的大型艺术焰火表演。从文化意义上说,烟花与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和重要庆典总是紧密相连的,比如春节呵元宵节呵总要放烟花,婚礼呵开业呵也要放烟花,它承载的是中国民间驱邪避祸、祈求吉祥的文化心理。
晚饭后从乡村美术馆所在的高坪镇双江口村到天空剧场,沿途到处是车,越往前走,道路两旁凡能驻车的空地都停满了车。快到天空剧场,所有的路口只看到交警们在指挥疏通着缓缓移动的车流。我们说浏阳人真爱热闹呵。给我们开车的村支书老李说,不止是浏阳人哦,还有好多是从外地来浏阳看烟花的咧。
这台烟花秀,是结合了戏剧来燃放的。剧中有三个人物,孙思邈、谭嗣同和屈原,都与浏阳的历史有关。逢到剧情关节处,烟花腾空而起,变化无穷,烘托着戏剧的情节与情绪。我们从看台望去,烟花的燃放点来自浏阳河的对岸。我拿手机拍烟花,回来后慢慢翻看,那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纷呈,美轮美奂。后来夜天里还演绎了无人机群由电脑编程组成的龙的形象,真是奇巧得不可方物。到最后戏剧高潮时,空中群花怒放,银树琼枝,千变万化,目不暇接,让人不知今夕何夕,完全脱离了现实,恍入梦境。张岱在《陶庵梦忆》里写过一篇“鲁藩烟火”,文中有“端门内外,烟焰蔽天,月不得明,露不得下”句,形容烟火之盛,极是传神。张岱所写的鲁藩乃山东兖州城内的鲁王藩府,你想一王府之烟花,再妙极,恐怕也不能同我们的浏阳烟花比。辛弃疾有《青玉案》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虽不是写的浏阳烟花,但是用来形容浏阳烟花在夜空中的绽放之美,真是恰当不过。
这天夜里看烟花,场内万把人,场外人应是场内人数倍之多。我们回去,李支书说,平时从天空剧场到乡村美术馆,开车也就一刻钟左右,但只要是放烟花,路上就堵得不像话,个把钟头都开不回去。果然,这一路归途呵,都是看烟花的车,挤得时停时行,行也是粥一样地缓缓流。车灯照着前面的同迎面而来的车的牌照,除了湖南各地的车牌,我还看到粤牌、沪牌、鄂牌、鲁牌、晋牌、京牌……甚至内蒙古的牌,简直让人错愕,仿佛全中国的人都到浏阳来看烟花了。
李支书说的没错,本来只要刻把钟的归途,结果生生堵了一个半钟头。
买不到剧场票的人,都在外头的空坪隙地上看,那真是车如海,人如海。不要说天上的烟花壮观,地上看烟花的人,散场时的那种拥挤热闹的场面,同样也是壮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