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斯培华
按语:每逢春茶采收时节,总爱赴龙井狮峰山寻茶问道,闲步十里琅珰,任山径清风拂面,涤尽尘嚣。犹记2020年深秋,一次偶然探访,竟逢岚气氤氲、层林尽染,那浓得化不开的秋意,这份惊艳念念难忘。今又重游故地,再拾山林秋韵,现将五年前落笔的短章检出,谨与大家共赏藏于峰峦间的秋日清欢。
逶迤绵亘的十里琅珰,是西湖群山中最高、最长的山岭。这段南起五云山,北接天竺的山岗古道,是从前挑着货郎担的商贩们,往返钱塘江与龙井村、灵隐,抄的一条近道。货郎担上“丁铃铛郎”脆响声洒满山路,故有了“十里琅珰”的美称。
行走琅珰岭,视野开阔,近可赏龙井梅坞的叠翠,五云山的起伏;远可眺西湖的潋滟、钱塘的壮阔,南北高峰的对峙,江天湖山尽收眼底;天际间时不时地飘来的天竺梵音,在山谷中悠悠回荡。这条昔日的商道,如今已成杭州驴友最倾心的登山秘境。
十里琅珰是我们常踏的熟路,可一周之内三次登临,倒真是头一回。缘起狮峰山那一段的琅珰岭上,无意间撞见绿茶叠翠与红枫燃霞,那份相映成趣,那份独属于秋日的清润与浓烈,酿成的别致韵味。
狮峰山藏于西湖群峰之间,九溪十八涧蜿蜒穿流,流水潺潺,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享誉世界、兼具“四绝”之韵的西湖狮峰龙井茶,乾隆帝御封的十八棵御茶,便静立在山脚下。
攀登十里琅珰的路线有十来条,仅狮峰龙井村落西侧,就有村头、村中、村尾三条山道。村头的道口“十里琅珰”牌坊赫然矗立;村中入口隐蔽,需细寻方能发现;村尾的山道始于“十八棵御茶”,循着青石板铺就的御道拾级而上,便是最省时省力、赏秋最佳的路径。
为了近距离、多角度捕捉这份秋之色彩、秋之清香、秋之韵味,我们将这三条山道都走了一遍。沿途阳光正好,温风如酒,翠茶满坡,秋光映颊,惬意万分。当立于琅珰岭上俯瞰狮峰山,满山满垄的茶树层层叠叠,红枫错落镶嵌其间,宛如上帝打翻了调色盘,远远近近五彩斑斓。
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在山野沟壑间铺展,弥漫着难以言喻的神韵。若组合成轴对称的视角,一垄垄茶树恰似琉璃瓦,枫叶如同屋顶的精巧装饰,青山仿佛捧出一座静谧的“梵王宫”。也许,狮峰山不仅仅是西湖龙井的绝佳产地,也是西湖众多茶园中秋色最浓、最迷人的地方吧。
或许是沉醉于这份独有的气韵,贪恋着山野间的甘甜清香,我们三上琅珰岭,一次比一次起得早,一次比一次走得远、攀得高。第三趟行程,在晨曦微露、烟岚弥散中,从十八棵御茶出发,寻觅十里琅珰的秋了。
手拄登山杖,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道道的梁,悠然登上海拔335米、祥云出岫的五云山,走完了十里琅珰主干道的全程,再拾级而下,直至翠竹满坡、山泉清流淙淙的云栖竹径。
十里琅珰,这条平均海拔200多米,货郎们的捷径,再加上一头一尾的上山下山道,行走的路线远不止十里,别说挑着货郎担,即便轻装前行也并不那么轻松。虽累,但还意犹未尽,还想过几天再去走走,梅家坞的那段琅珰支路,续写这份秋日的情缘。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