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子友(山东莒县)
趵突菊韵,锦绣泉城一一第46届趵突泉菊花展
金色十月,秋高气爽。
济南市第46届趵突泉菊花展如期而至。
走近趵突泉南门,一股菊花的清香扑面而来。大门外,由各色菊花组成的双龙,似从天而降,迎接着每一位乘兴而来的游客,给人以喜庆祥和之感。
进入大门内,在迎风飘扬的三面红旗下,各色菊花筑成了花山。花山上“济南市第46届趵突泉菊花展”的几个大字,也由菊花组成,格外醒目。人们纷纷在此驻足,拍照留念。
趵突泉菊花展,始自1980年秋,一年一度,今年已是第46届了。每到这个时候,趵突泉内便人头涌动,品泉赏菊,如同享用一顿时令的菊花大餐。
趵突菊韵,锦绣泉城。
泉水+菊花,是本次菊展的中心,为此举办方进行了精心的布展,碧波荡漾的泉水,映照着灿烂绽放的菊花,交相辉映,品名泉,赏名菊,相得益彰,处处体现着浓厚的菊文化氛围和泉水风情。
漫步园内,目光所及,楼台亭阁,泉水湖畔,都由各色菊花点缀起起来,花开之处,蜂蝶翻飞,泉水之中,鸢飞魚躍,人行其中,如同进入了菊花的世界。
园内通向各处的小路,都由各种菊花装点起来、形成了各有特色的菊花小景,造型菊、扎菊、悬崖菊、盆景菊,菊景交融。特别是各种以动物为原型的造型,更使菊花形象鲜活起来,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
游遍全园,菊与泉紧密结合,主题鲜明,但四门内的风格上又各有不同,其中心仍在趵突泉主泉池周边的中心区域。在这里名菊荟萃,尽显华彩。“中华传统十大名菊”惊艳亮相,各类珍稀品种琳琅满目,品质的高雅,色彩的艳丽,令人目不暇接。
最美的菊花在唐诗宋词里
在参观菊展的日子里,先后有几天的时间,我都徜徉在趵突泉园内的菊花丛中,也拍了不少的菊花照片。连日来都是拍了删,删了又拍,反复过滤筛选,最后剩下了这么多。即使”食之无味”,都再也“弃之不舍”。
观菊,拍菊,赏菊,最后该品菊了吧?也就是说,该如何评价这些菊花呢?想来想去,还是从唐诗宋词里找答案吧。于是打开百度,搜索古代菊花诗,挑选其中的十首,配以照片如下:
菊花
唐 元禛
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赋得残菊
唐 李世民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动浅浅香。
采菊
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菊
唐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
宋 朱淑贞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能黄叶舞秋风。
寒菊
南宋 郑恩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咏菊
唐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菊花
唐 吴履垒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咏菊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咏菊花
明 朱元璋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菊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而在十大名花中,它又居“梅兰竹菊”之花中“四君子”之一。
菊花,寓意淡薄与隐逸,凌霜而开,代表恬然自处、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操。
菊花,色泽丰富,形态各异,目前已达数千种。本次展出的只有三百余种,我所看到的更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观赏之余,感慨良多。其中感到它与众不同的是,在秋风萧瑟百花凋零之际,却不畏严寒,凌霜而开。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也抱枝而枯,永不凋落,呈现出一种抱残守缺之美。
2025.11.22于泉城
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日照人,1970年入伍,1984年军转工,中铁十四局退休。
编辑:夏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