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在“悦・遵义”文旅体品牌的引领下,遵义市美术馆(遵义画院)人气日益增长,正渐渐成为地方文旅融合的新晋“网红”。

特别是连续三年举行的遵义“美术馆之夜”这一活动频频成为各级媒体聚焦的热点。而今掩映于绿水丛林中的遵义市美术馆(遵义画院)已成为人们竞相打卡的地方。无论外地游客,还是本地人,经常会在微信朋友圈或者视频号中分享遵义市美术馆(遵义画院)的精彩。
作为一座地市级的公益美术馆,何以持续火热?又怎样让“小众”艺术和审美走进大众视野和生活,不断释放引人入胜的吸引力?透过聚光灯,打开遵义“美术馆之夜”的昨与今,可以从中窥见这既是一次因地制宜的公共美育的文化实践,又从另一个侧面解读了红色遵义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
遵义是贵州第二大城市,备受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以及各方关注。在“十四五”发展的关键阶段,省委、省政府在遵义召开重要会议,明确要求遵义要牢牢把握“伟大转折点”的历史地位和“省域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切实扛起“六大使命任务”,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中当先锋、挑大梁。
遵义市美术馆馆长杨显忠看来,新使命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前行的动力。唯有稳扎稳打,将公共文化服务做实做深,方能以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遵义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下,遵义市美术馆(遵义画院)顺应时代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所需应运而生。近年来,市级层面给予大力支持保障,从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公共文化服务上持续发力,推动遵义市美术馆(遵义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何让“小众”艺术与审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走进大众视野和生活就成为了当下在求新求变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针对此,遵义市美术馆(遵义画院)树立开放思维,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率先提出把打造“遵义美术馆之夜”活动作为持续提升地方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致力于打造深化文旅融合、彰显文化自信、提升“悦・遵义”品牌影响力的创新实践平台。另一面持续夯实遵义“美术馆之夜”的文化根基,以多元化的场景打造、沉浸式的艺术活动、丰富性的文化传播,全力营造“以美达美、美美与共”的遵义特色文化氛围。
从2023年首次举办至今,“遵义美术馆之夜”已连续举办三年,参与人次达6000余人次,成为遵义重要的公共教育品牌。“美术馆之夜”品牌活动紧紧围绕“Goodnight,美术馆”、“绽放的九月·美术馆之夜”、“悦·遵义——2025美术馆之夜”、“美术馆之夜——弦间画语·悦享冬夜”等主题,通过创新性的夜间文化体验,不仅让艺术更加贴近大众,也让生活的烟火气与艺术的视听享受完美相遇,为城市夜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座城的美术馆,作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更有了让文化与艺术在这里,充分展示的空间和平台,更是通过这一阵地的“窗口”与“视角”,让文化艺术更好地走进大众视野,融入日常生活。
遵循这一思路,遵义市美术馆(遵义画院)于2023年举行了第一届“美术馆之夜”,通过高雅艺术与公共空间的巧妙结合,丰富多彩的跨界艺术等方式,以文化人、以艺通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助力文旅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如果说第一届“美术馆之夜”是破壁启新的探索尝试,那么第二届、第三届“美术馆之夜”的持续举行便是深思熟虑的谋定后动。第三届“美术馆之夜”单场主题吉他音乐会光是线上观看人数超过3000人。2023年度遵义市美术馆(遵义画院)参观人数达49319人次;2024年度参观人数达51013人次;今年参观人数预计突破6万人次。连续三届活动线上线下关注以及实际参观人次的数据之变,既折射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客观反映出文化与艺术跨界融合持续释放的活力与动能。
从爱好美术的专业学生等小众群体,到亲子家庭、老年人、机关干部等更多群体,三年多来,竞相打卡美术馆内的人群之变,既客观彰显出遵义市美术馆(遵义画院)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们关注的客观事实,又折射出文化艺术的深度融合、跨界融合不仅持续带来源源不断的吸引力,也会同步激活释放振兴消费的潜力与活力。

从高质量的展览展厅、艺术表演的“静态”观看,到沉浸式体验感受的美食集市围炉煮茶、多彩非遗手工制作的动态融入;从趣味性知识普及活动的举行,到从公共美育教育从节日到日常的延伸拓展;从人气爆棚的“落日音乐会”“美食纯咖”等丰富场景打造,到游戏联盟、互动影像机等互动性内容增加。
三年多来,“美术馆之夜”不断推陈出新,引得越来越多群众前来打卡体验,既精准把握了公众公共文化需求与高雅艺术审美之间的结合点,又巧妙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了参与者、体验者、互动者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多年积淀,厚积薄发。近年来,遵义市美术馆(遵义画院)策划实施的多个展览项目斩获荣誉。2022年,“柳待春回——丰子恺遵义执教80周年纪念展”获2020-2021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提名项目。2024年,“多彩圣境——1978年以来贵州民族题材绘画研究展”获2024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提名项目。2025年,《万里征程伟大转折:弘扬长征精神美术作品巡展》成功入选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0月18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新征程新篇章——全国架上连环画作品巡展(遵义站)”在遵义市美术馆拉开帷幕。
斗转星移,时代变迁;时光流转,岁月静好。人们对文化艺术与美的追求始终不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不变。在这份变与不变中,越来越多人参与关注,越来越多人认同赞许:原来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彰显城市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生活之美的展馆展厅,还有充盈人间烟火气的艺术盛宴,还是促进文旅消费、丰富群众夜间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空间与平台。

有了文艺场馆的“万花筒”,不等于就有了高品质文化艺术融合的新内涵。
紧贴时代脉搏,紧扣人民所需。要透过文艺场馆“万花筒”的窗口与平台,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讲好人与文化艺术亲密接触的生动实践,人与文化艺术美美与共的价值追求,以及文旅体深度融合的动人故事。可以说,遵义“美术馆之夜”在这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尝试。
由此及彼,纵观未来,遵义市美术馆(遵义画院)应持续精准发力,以创新创意的精心策划,常态化组织开展好高水平高品质的策展活动,长效化组织开展好高效率高质量的互动体验,让满是人间烟火气息的文艺跨界融合可触可感可知,吸引更多群体在浓厚的文艺氛围中,感受真情实感的互动交流,收获情感共鸣的文化认同。
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今天,要善用科技赋能,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着力构建更多“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的多元场景,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能身临其境。比如,要紧密依托黔北文化,如何通过美术、音乐等跨界组合,生动讲好遵义这座城市之美。又比如,应持之以恒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属性和定位,把文艺跨界融合的展示展览展陈,与地方特色产业产品的宣传结合起来,让更多遵义精彩在美术馆的独特视角与窗口被看见。

正如刚刚参加完今年第三届“美术馆之夜”的群众胡蓝朵寄语那样,昨晚的“美术馆之夜”,视觉与听觉的盛宴,热烈、激情、梦幻……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应该多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这是群众所感所言的期盼,也是未来与美不期而遇,让美持续被看见的憧憬。
山水相逢,一城烟火。艺术点亮生活,文化丰润心灵,更为城市新“夜”态,平添无限精彩与魅力。有了“美术馆之夜”沉淀积攒的人气流量和关注,遵义市美术馆(遵义画院)更将紧密依托遵义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措并举打造精品展览、深化公共美育、建设专业馆藏,一步步向国家重点美术馆这个目标奋进,切实为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 贵州宣传、遵义市文联
编辑 谢国欢
二审 李政林
三审 唐正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