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企融合 美美与共

不该失落的红色记忆
游览东山岛,是我们此次旅行的最后一站。此岛是中国第六、福建第二大岛。这里距离澎湖湾仅98海里,也是大陆沿海距离台湾澎湖最近的点。这里天蓝水碧海湾美,沙白林绿岛礁奇,丛林郁郁葱葱,植被覆盖率高达94%,岛上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曾多次获得全国深呼吸小城100佳的称号。真是一个宜游宜居的好地方。
我们游览的三个景点,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经久难忘!鱼骨沙洲如遗世独立的瑰宝,苏峰山宛如巨龙盘踞,南门湾则如诗如画。然而,当我漫步在这片土地上,心中却涌起一股深深的遗憾。
我游览前查阅资料发现,东山岛是当年我们兰州军区的司令员、后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的皮定均将军的遇难之地。将军是在1976年7月7日组织东山岛演习时因所乘直升飞机故障遇难于东山岛灶山的。随行的大小干部共13人无一人生还。这位镇守祖国东南大门的声名显赫的将军就这样长眠于丹山之巅。一次空难使这么多将领和重要军事人员丧生,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当年美国还将此次空难作为世界级大事而载入了当年的国际大事记 。
1976年7月13日,皮定均将军的追悼会在福州举行,毛主席痛失爱将,在皮定均的追悼会上,他送来生平最后一个花圈。皮定均将军的骨灰刚开始是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1992年,因豫西老根据地要求,皮定均部分骨灰被安放在登封革命烈士陵园,另一部分,按照皮定均夫人张烽的愿望,安放在在发生坠机事故的灶山,于是也就有了现在的“皮定均将军陵园”。整座陵园庄严肃穆,宁静悠远,被列为“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熟悉中国军史的人们都知道,皮定均将军是毛泽东主席所欣赏的战将之一。在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皮定均按资历原本只能授予少将军衔,但毛主席在看完授衔报告后,却特别批示:“皮有功,少晋中”。于是,原本仅被授予少将军衔的皮定均,就这样被破格晋升为中将,此时的他,年仅41岁。这一破格晋升,不仅是对皮定均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卓越军事才能和坚定革命信念的褒奖。
当然,毛主席之所以会破格晋升皮定均为中将,除了他本身立下的战功外,更重要的还是在解放战争初期的“中原突围”中,皮定均率领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立下了——“奇功”。
那是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撕毁停战协定,调集30万大军,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围攻。面对严峻形势,中原局决定主力向西突围,留下一支部队担任掩护任务。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皮定均的“皮旅”肩上。 皮定均深知此次任务的危险与重要性,他立下誓言:“坚决完成任务,即使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绝不让敌人前进一步!”此后,皮旅一路过关斩将,冲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堵截、封锁,经过20余天连续奋战,行程2000多里,最终胜利抵达苏皖解放区。中原突围的成功,让“皮旅”名震华夏,也让皮定均一战封神。此后,皮定均将军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屡建奇功,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纵观皮定均将军的一生,是近代中国的传奇!从安徽金寨的一个乡下放牛娃成长为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从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斗争到川陕根据地的创建;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豫北、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从中原突围到解放战争;从抗美援朝到镇守东南海疆;不管是中原突围神出鬼没,孟良崮上击毙张灵甫、灭掉74师,还是上甘岭上打得美国佬抱头鼠窜,皮定均将军的身上,诠释了一个时代英雄全部的含义。
而我对皮定均将军的敬仰关注,则起源于皮将军任兰州军区司令员期间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威望。大家知道,1969年3月,东北边境发生了著名的珍宝岛之战,同年8月,新疆边境又发生了铁列克提事件,十几年来越发恶化的中苏关系,似乎终于到了爆点,随时有可能发生大规模战争,北方边境形势吃紧。“国难思良将”,这时候抽调谁去兰州军区,决策难度是有的。兰州军区,虽然不是与苏接壤的第一道北境防线,但其无论是军事、经济、交通等,都占据着核心位置。这里,是确保西部边境稳定的大后方。因此,毛主席当时就说:“西北要害在兰州,兰州要害在指挥。”那么军区最重要的指挥司令员,该由谁来担任呢?这个司令员,当然要能征惯战,最好还要年轻些。当时,已经77岁、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刘伯元帅推荐了时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的皮定均,他认为在备战关键战役、大规模战事方面,无论經验、心得还是能力,皮定均都属于开国将军里的顶级水平。他还说“派他去兰州做司令,我能睡得着。”刘帅的建议,得到了军委主要首长们的高度认同,当即拍板由皮定均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员一职,大力整饬防务。
皮定均在任期内,大力抓好部队建设、防御阵地建设。使兰州军区部队战斗力持续增强,为了熟悉地形,他乘坐着吉普车,马不停蹄的到处跑,足足跑了几个月。大西北的每一条沟壑,几乎都被他跑了个遍。他在兰州军区4年,跑坏了4辆吉普车。西北风大,大风刮得他患上了神经面瘫,后来做手术,动了45刀!在他坐镇的4年间,西北局势稳如泰山,圆满完成任务,没有辜负老首长的期望。
我入伍时所在连队指战员对皮将军又多一层敬意。这是由于我连担负着某重要防御阵地的建设任务,为了在随时可能爆发的反侵略战争中多一分胜算,把阵地建设成为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皮司令隔三岔五来巡视督查,所以连队干部战士都认识,都能说出将军不少爱兵、爱民方面的轶闻趣事。使我当年这个“新兵蛋子”顿生对将军的敬仰之情。1976年7月,当我们得知将军为国殉难的噩耗后,无不扼腕叹息!这次我赴东山岛旅游,寻思着一定要拜谒一下将军的墓地,一表一下当年皮司令麾下一名小兵的崇敬思念之情。
但当我向导游问起皮定均将军的陵地何在时,年轻的导游竟一脸茫然,他问:皮定均,不认识,他是你战友?我真有点懞圈了!这么一位名闻天下的著名战将,导游竞全然不知。竟让那著名战将皮定均将军的遇难之地被忽视。我想,这不是导游的责任,而是此地旅游管理部门对整个景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忽视与缺失。实不应该。
我们知道,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于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力量、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推动文化繁荣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红色文化,传承好、弘扬好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每一处红色文化景点,都是传播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理想的主要阵地。在东山岛,皮定均将军在这里为国捐躯,魂归天宇。这是多么珍贵的红色资源,他的英勇事迹,他的无畏精神,应在这里被铭记,被传颂。我们可以想象,当历史细节被生动还原,当英雄故事被创新讲述,那段峥嵘岁月穿越时空,在年轻一代心中激起永恒回响。这既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也是英雄精神的有力延续。 他的英雄壮举让人们明白:我们脚下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先辈的汗水与牺牲。吃水不忘挖井人,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对光辉历史的铭记,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对英烈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更应该代代相传。崇尚英雄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它关乎民族的兴衰、社会的和谐与个人的成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的重要精神支柱!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纪念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英雄精神,从中汲取力量,传承初心使命,创造新的历史。
令人欣慰的是,更多的人们始终没有忘记皮将军。每逢将军殉职和诞辰纪念日,当地东平村人,以闽南传统的习俗祭奠将军,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将军殉职纪念碑和将军墓。每年清明节,成千上万的人纷纷上山缅怀、悼念这位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奋战一生的英烈;许多当年皮将军的老部下或敬仰者,带着自己的家人或朋友,通过专程或自驾游的方式前往拜谒皮将军陵园,站在皮定均将军雕像前,瞻仰将军生平简介,机骸遗物,戎马生涯,丰功伟绩,精神得到了洗礼与升华….
让我们铭记皮定均将军的牺牲,让我们传承红色文化的精神。在东山岛的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有红色的印记,都应该有先辈们的故事。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弥补这一遗憾,让红色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焕 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在鱼骨沙洲上漫步,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在苏峰山之巅俯瞰,领略着红色的情怀;在南门湾的海浪声中,倾听着先辈们的呼唤。让我们携手共进,让红色文化永远传承下去,让皮定均将军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曹改良,1953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上过学,当过兵,从过政,但喜欢的还是读书、思考与写作。有数百万字作品见诸报刊、杂志与新媒体平台。《渭水之光》签约作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