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东南的渝黔边境
藏着一座既见证商贸繁华
又镌刻红色记忆的古镇
——南腰界镇
每天了解一个重庆地名
今天,小布丁邀你一起聊聊
酉阳南腰界镇
南腰界全景。
南腰界镇
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部
东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
南与贵州省印江县毗邻
西与贵州省沿河县相依
东北与秀山县接壤
这座古镇的名字颇具渊源
因地处酉阳南部境地
恰好插入贵州省沿河、松桃两县之间
而得名“南腰界”
其最初的名称为“拦腰盖”
这一地名最早见于
乾隆《酉阳州志》的记载:
“东南至大坝场塘拦腰盖,
抵铜仁府界二百四十五里。”
到了同治《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中
则出现了“南腰界”“拦腰盖”
“栏腰盖”三名并用的情况
见证了地名的演变历程
图片来源:南腰界景区官网
作为始建于清代的古镇
南腰界镇曾是秀山通往贵州沿河码头的必经之地
凭借便利的交通成为酉阳南部的经济中心
造就了商贸繁荣的边贸场镇景象
不过
这里的地理环境极具特色
境内重峦叠嶂
峭壁悬崖众多
山路崎岖险峻
自古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势
山水格局既塑造了其边贸优势
也赋予了独特的自然风貌
酉阳县南腰界镇南界村。图源:酉阳融媒
在这片土地上
传统与特产交相辉映
境内以镇命名的南腰村
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完好的传统风貌
于2012年
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而当地的富硒优质稻米“南腰界优质大米”
则以独特的品质
成为承载地域特色的知名特产
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图源: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南腰界镇是一片革命圣地
这里是贺龙、任弼时、萧克等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
川黔湘鄂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
也是重庆市唯一建立省级苏维埃政权的地方
作为全国红色元素保存较多
较完整的地区之一
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会师纪念塔。
镇内留存着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红军街、红军寨、大坝祠堂战斗遗址等
70处革命遗址遗迹
其中红三军司令部旧址(余家桶子)
大坝祠堂战斗遗址等
均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南腰界大坝祠堂。
酉阳县南腰界镇南界村。图源:酉阳融媒
作为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地
南腰界镇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摆手舞”传承的重要地区
镇区内的街道格局和建筑形式
完整保留了土家族、苗族民居的风貌特征
尤其是红军街、杨家寨等地
不仅保留着青石板街、穿逗式木结构民居等
完好的历史遗迹和环境风貌
更承载着红三军政治部、
红军大学、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红色印记
既全面呈现了城镇的历史信息和发展脉络
也集中展现了土家族、苗族特有的
民俗民风和传统生活方式
南腰界镇。图源:酉阳发布
从空间布局来看
南腰界镇是典型的山地传统城镇格局
当地先民巧妙地
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有机融合
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山地传统空间艺术
这种“依山而建、顺势而为”的营造智慧
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更为研究山地城镇规划选址
传统建筑营造艺术以及环境景观要素等
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使其在历史、文化和建筑领域
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从地理要冲的商贸繁华
到革命岁月的红色印记
再到民俗传承的文化底蕴
这座藏在渝黔边境的古镇
既有山水相拥的灵秀
更有历史沉淀的厚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