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个村子叫雨崩。
藏在梅里雪山脚下,手机信号都时有时无。
村里只有二十几户人家,全是藏族。
这个村子真的绝了,雪山近得像伸手就能摸到。
自驾是最好的选择,但得是越野车。
普通轿车到德钦县城就别往前了,后面全是山路。
从丽江开车过去要五个小时,路况颠簸得很。
不想开车的话,可以坐大巴到德钦,再包车进村。
包车费用一天三百左右,村里住一晚再包车出来。
高铁站就别想了,最近的昆明站离这里八百多公里。
坐到大理再转大巴,时间更长更折腾。
雨崩分上雨崩和下雨崩两个村,风景差不多。
上雨崩稍微安静一些,下雨崩离神瀑近一点。
村里没有电,晚上点酥油灯照明。
手机充电得找客栈老板,他们有太阳能发电板。
住的地方条件简陋,但干净卫生。
床铺是木板加厚垫子,被子有点薄。
热水洗澡基本别指望,洗漱用水得烧开。
最值钱的风景就是神女峰,每天早上六点准时出现。
云雾散开后,雪山金顶闪闪发光。
村里有个转经筒,藏民说转一圈等于绕山一圈。
游客多了以后,有些村民开始做民宿生意。
价格不算贵,一晚一百五十块。
饭菜是藏式家常菜,糌粑酥油茶牦牛肉。
味道正宗,但吃不惯的人会觉得腥。
村里的狗特别亲人,但别招惹牦牛。
雨崩村真正的美景是徒步路线。
神瀑徒步来回要走六个小时。
路上能看到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冰川遗迹。
徒步的人必须带干粮和水,路上买不到任何补给。
雨崩村的由来有个传说。
说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路过这里,马蹄踩出一口泉眼。
泉水清澈甘甜,村民们叫它"雨崩泉"。
现在这口泉还在,就在村口那棵大松树下。
村里有个小寺庙,叫雨崩寺。
建于明代,距今有四百多年历史。
寺庙不大,只有三间房子。
里面供奉着莲花生大师的塑像。
香火不断,藏民们都很虔诚。
旺季的时候,雨崩村人满为患。
五一国庆十一,一房难求。
价格翻三倍,还经常遇到黑心老板。
淡季去最好,十一月份以后。
游客少,价格便宜,住宿体验好。
工作日比周末便宜一半。
村里现在有二十多家客栈,竞争激烈。
服务态度比以前好了很多。
雨崩村最大的坑是包车司机。
有些司机故意绕路,多收路费。
上车前一定要谈好价格,写在纸上。
司机说的路程时间都是大概,别当真。
村里的特产是虫草和松茸。
虫草要小心假货,不懂行的别买。
松茸可以买一些带回去,但要当天吃。
村里还有手工制作的藏刀,工艺不错。
买回去当装饰品还可以,别指望多实用。
雨崩村的天气变化无常。
早上还是晴天,下午可能下雪。
衣服一定要带够,山上很冷。
防晒霜必备,高原紫外线强。
雨季来的话,山路泥泞难走。
最好穿防滑的登山鞋,普通运动鞋容易打滑。
雨崩村现在不让私家车进村了。
必须在西当温泉停车,然后徒步进村。
徒步距离八公里,正常人要走三个小时。
体力不好的可以坐当地的马匹,一匹马一百块。
马夫都是本地村民,很淳朴。
路上会停下来休息,可以拍拍照。
进村的门票是每人八十块。
学生证可以半价,记得带着。
村里的垃圾处理是个问题。
游客多了以后,垃圾到处都是。
大家自觉一点,垃圾要带走。
雨崩村的通讯设施很差。
移动信号时有时无,联通电信更差。
来之前告诉家里人,可能联系不上。
村里有个小卖部,卖些日用品。
价格比外面贵一倍,提前准备好。
雨崩村最美的时间是日出日落。
早上六点看雪山金顶,晚上七点看夕阳西下。
这两个时间点游客最少,拍照效果最好。
雨崩村值得去,但要调整好预期。
这里不是什么豪华度假村,就是个原始村落。
想要舒适住宿的别来,想要体验原始生活的可以试试。
村子现在开发得差不多了,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但最原始的味道还在,雪山还是那么美。
来一次不容易,最好安排三天时间。
一天进村,一天徒步,一天出村。
时间太紧的话,体验不到真正的雨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