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牛降,一处藏于皖南的山水秘境,一方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诗画净土。这里,峰峦叠翠,云雾缥缈,是6700公顷的“绿色自然博物馆”;这里,古韵流长,山泉低语,传颂着代代相传的老手艺与旧传说;这里,青山浸染热血,红色印记书写着往昔峥嵘;这里,可寻隐士初心,“收拾烟霞”的栖居之道令人向往;这里,亦是荧屏宠儿,其天成画卷屡成影视经典。《解锁牯牛降的文化密码》专栏即将开启,带您深入这片秘境的肌理,读懂其超越风景的深厚灵魂。
生态文化:绿色自然博物馆
“山冈高矗碧云头,形势巍巍似古牛”,牯牛降因主峰形似天降神牛得名,作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核心保护地,被誉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绿色自然博物院”。
这里是生命秘境:植物1693种(含4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296种(含12种国家一级保护),干巴菌天然集中区域冠绝全国。漫步山间,古木参天,松鼠穿梭、鸟鸣婉转,每口呼吸都饱含2-5万个/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宛如天然氧吧洗去疲惫。
作为华东唯一集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生态博物馆的生态胜境,牯牛降的生态之美,是大自然亿万年馈赠与世代守护的珍贵遗产。
代表景点
牯牛大岗观景台
俯瞰云海中的 “西黄山”位于大演乡新唐村,紧邻秋浦河,是俯瞰牯牛降全貌的绝佳位置。视野开阔,清晨云海缭绕、山峦若隐若现,古树竹林与远山相映,是摄影爱好者必打卡点。
古树林
岁月沉淀的 “生命传奇”作为华东最古老林木群落,古树参天,不乏 3-4 人合抱的古樟 —— 徽州文化中兼具 “避邪镇宅” 之意,获《本草纲目》赞誉。林中银杏树为第四纪冰川 “活化石”,含养生成分;“三生树” 传为严子陵手植,是祈福圣地。这片风水林兼具防风固土功能,是 “天人合一” 的生动体现。
龙门潭
“华东第一水” 的水墨意境“牯八景” 之一,两山对峙如门,潭水达国家地表水 Ⅰ 类标准,被誉为 “华东第一水”。纯净水质与森林净化等多重作用,让潭水如翡翠般碧绿。这里是影视取景地与池州最佳摄影点,乘竹筏泛舟,两岸重峦叠翠,尽显 “舟行碧波上” 的诗意,更有仙人滋养茶园的传说加持。
罚戏碑
严家古村村口,明崇祯十一年(1638 年)的 “罚戏碑” 已矗立四百余年,是中国最早的环保法规实物遗存之一,凝聚着传统基层治理智慧。碑文以严密条款立下生态规约:盗伐树木、知情不报、容留不明人员等均有严惩,盗伐者更需罚演目连戏。这种 “以文载治、以演促教” 的方式,将环保意识融入宗法,让生态保护成为民间自觉。这方风化石碑,既是明代村规民约的活样本,也是 “礼法合治” 的实践典范,以血缘为纽带的生态契约,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 “三治融合” 的历史镜鉴,至今仍彰显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治理智慧。
文字来源:石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