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1号基地”的航天体验服,映衬着仰望星空少年求知的眼眸;青土井的金川龙化石遗址,点燃着追溯古生物奥秘青年探索的热忱;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的英烈故事,激荡着赓续红色血脉学子坚定的信仰……
立足资源禀赋,金昌市创新推出航天科技、工业科普、生态人文三大主题特色研学旅游产品,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供给多元、服务规范的研学产业体系,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增智铸魂,更让文旅融合绽放出璀璨光彩。
政策锚定航向
夯实发展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金昌市精准把握发展机遇,以政策为纲、以机制为要,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金昌市支持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将研学旅游作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明确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给予管理单位20万元奖励资金,充分调动研学基地提升服务的主动性和旅行社客源组织的积极性,聚力吸引市内外更多研学团队,持续激活研学旅行发展内生动力。
今年5月,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及时启动《金昌市研学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团队在金昌开展实地调研,全面摸清我市研学旅游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系统梳理相关诉求与建议,并与重点单位及研学基地代表进行深入沟通,形成规划讨论稿。同时,以规划编制为契机,加快推进研学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坚持“分批次、分阶段、分区域、分功能”原则,市教育局严格遴选首批10个市级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为研学活动开展提供优质载体。
△市第八小学学生走进镍都开拓者纪念馆,聆听讲解员讲述镍都开拓者的故事(记者 张宏斌 摄)
资源破壁融合
提升核心竞争力
金昌市研学旅游的独特魅力,源于对本土特色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融合,这里的每一处景点都可作为“活教材”,每一条线路都充满着“新惊喜”。
航天科普研学是亮眼名片。国内首个火星主题沉浸式实景体验基地“火星1号基地”,为学生提供穿航天服体验离心机训练、在太空种植实验室学习无土栽培、团队协作搭建火星车等特色项目。目前该项目获80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已开工建设,计划年底投入运营,将进一步强化科普研学供给。
工业研学让大国工业荣光可感可及。研学团队从镍都开拓者纪念馆出发,聆听建设者拓荒故事,感悟艰苦奋斗的工匠精神;在金川科技馆通过VR技术、全息投影,沉浸式观摩镍、钴等金属开采冶炼全流程,让复杂工业知识通俗易懂。“工业研学让学生直观理解科技创新力量,增强科技报国使命感。”西北工业大学研学带队老师王敏说。
红色研学是铸魂育人的重要载体。学生在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聆听烈士事迹、赓续红色基因;在八坝阻击战遗址重走红军路、吃红军饭,沉浸式感悟革命精神。“每一处遗址都是精神丰碑,每一个故事都是生动党课。”永昌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岩介绍,红色研学已成为中小学德育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累计接待青少年超3万人次。
冬季冰雪研学持续拓展边界。依托南坝滑雪场优质资源与冰雪场景,开发沉浸式冰雪研学课程,让学生在习得运动技能的同时,锤炼坚韧意志,感受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
如今,8条精品线路入选“如意甘肃‘研’途乡遇”乡村研学游十大主题、百条精品线路榜单;“火星1号基地”地质学家登火模拟科考线路入选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极端环境多学科实践教学基地”科考线路,其“数字+研学”项目,获甘肃省文旅行业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入驻“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红色文化研学共同体,研学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区域联动破壁垒
拓展发展空间
为打破区域文旅发展壁垒、拓展研学旅游产业空间,金昌市以跨区域协作为核心抓手,推出系列务实举措,推动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
深化金昌武威两地联动,制定《“解码文明基因・探秘未来星河”金武研学旅游活动实施方案》,系统整合两地历史文化、生态研学等优质资源,成功举办线路发布活动,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在课程开发、客源互送、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路径。组织金武两地学生开展金昌研学1日游活动,让学生沉浸式体验航天科普、非遗传承等特色课程,有效打破区域与场域限制,构建起“资源互补、市场共建、利益共享”的协同发展格局,为金武研学旅游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充分发挥政策与平台叠加效应,依托“河西五市旅游联盟”“四省十二城”文旅协作平台,采取“借船出海”策略,主动赴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核心客源地及省内兰州、武威等地,开展研学旅行专题推介活动10余场次,全方位展示金昌研学资源优势,成功吸引大量外地学生组团来金研学。其中,“火星1号基地”凭借独特的航天模拟场景与科普资源,先后接待澳门大学生航天科技交流团、香港青少年内地航天科技游学团,成为连接港澳与内地研学交流的重要节点;金昌城乡融合发展学院则以乡村振兴等实践类研学课程为特色,与“火星1号基地”共同成为热门研学目的地,金昌研学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交通网络持续优化为研学发展保驾护航,重庆-金昌-敦煌、乌鲁木齐-金昌-杭州等新航线开通,金昌机场已通达11座国内主要城市,为研学客源拓展奠定坚实基础,让更多青少年便捷抵达这片研学热土。
△我市学生走进金昌“火星1号基地”体验科普设备,学习科学知识(资料图)
活动赋能聚人气
扩大品牌影响力
金昌市深化“演艺、科技、赛事”与文旅融合,通过特色活动、惠民举措多点发力,既激活研学消费活力、汇聚八方客流,又持续放大区域研学品牌声量。
常态化活动精准发力,青少年生存训练营、白名单赛事持续开展,“5・19”中国旅游日、“四月八”民俗文化节轮番登场,叠加文旅惠民礼包发放,有效点燃文旅消费热情。特色活动亮点纷呈,“火星生活周”“火星音乐嘉年华”、金昌诗词大赛、紫金花海民谣音乐季等创新活动,以高热度带动研学流量稳步增长。
“火星1号基地”依托独特的火星模拟环境,强化研学核心吸引力。与国内知名卫视携手开展为期1年的“中国少年航天航空研学”活动,联动甘肃卫视完成《少年自有少年强》第二季录制,更获央视财经频道专题报道其航天科普新模式,院线电影《火星计划》在此取景,基地品牌知名度与市场认可度大幅提升。
深度拓展“研学+”融合路径,推动“研学+工业”“研学+乡村”“研学+康养”多元业态创新,开发农事体验、非遗传承、科普实验等20余种研学产品。金川区双湾镇大漠营盘推出“农耕研学+民宿体验”套餐,让学生亲近田间学农知;永昌县南坝乡花果山旅游基地以核桃种植结合科普教育,实现“一片核桃林带火一个研学点”;孔雀谷景区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参与研学餐饮、住宿服务,助力农民在研学产业链中增收致富。
近年来,金昌市以研学旅游为纽带,将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文旅融合的魅力持续绽放。这里的每一条研学线路,都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每一处研学基地,都是一个成长的加油站。金昌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不断优化研学产品供给,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奋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研学旅游目的地,让更多青少年在“行走的课堂”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塑造品格,书写出文旅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记者:郭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