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厌倦了内卷和996,去日本小镇当两周“临时工”,或许是治愈精神内耗的解药
近年来,日本涌现了一项名为“おてつたび”的创新服务。这个词由“Otetsu”(帮忙)和“Tabi”(旅行)组合而成。它搭建了一个平台,将渴望体验不同生活的旅行者,与面临人手短缺的地方商家连接起来。

△来源 / otetsutabi.com
简单来说,参与者可以利用这个平台,以极低的预算前往陌生的日本乡镇。作为交换,通过在当地短期帮忙(如餐厅端盘子、农场采摘、旅馆接待等)来换取免费的食宿,并深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这种模式不仅为渴望转换心情、探索新生活的人们提供了非日常的文化体验,同时也帮助地方业者解决了短期人力不足的燃眉之急,堪称完美的双赢。
回头率94%
打开おてつたび的网站,你会发现来自日本各地的短期人力需求琳琅满目:涵盖了餐饮、旅馆、农家、渔业、零售等各行各业。网站上清晰地标示了工作时间、薪酬待遇、休假天数以及工作的独特魅力。
一旦匹配成功,参与者便自行前往目的地。白天,他们是赚取报酬的“帮手”(薪资通常符合或高于当地最低时薪);下班后和休息日,他们就是自由的“游客”,晚上则入住业主提供的免费住所。
在当下日本都普遍认为“招人难”的就业市场中,おてつたび这种模式真的行得通吗?事实证明,它不仅扭转了“找不到人”的刻板印象,更创造了惊人的粘性。
短短几年,这个平台就从2021年的5000人,暴涨至2025年初的7万用户。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数据是:高达94%的人在体验过一次后,表示“还要再去”,甚至有人狂热到反复参加了22次。
它自然也获得了资本青睐。2025年4月完成A轮2亿日元融资,连KDDI和全日空这样的巨头都成为了投资人。
当然,おてつたび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草创初期,最大的痛点在于“建立信任”。但在创始团队的死磕和早期用户的口碑积累下,这种疑虑逐渐被打消,市场也随之打开。
这背后其实藏着现代人最稀缺的两样东西:“低成本的逃离”和“真实的连接”。
54岁大叔的“叛逆”
为了说明这种魔力,我们来看看54岁的平井先生的故事。

△来源 / unsplash
在东京广告圈摸爬滚打28年后,平井先生决定提前退休。他渴望换个环境,开启人生的下半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爱上了广岛县三原市与濑户内海的绝美景色,萌生了移居的念头。
但对中年人来说,裸辞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风险太大。这时,おてつたび成了他的“试金石”,跑去广岛县的一个桃子园当起了“临时工”。
虽然一开始他也怀疑:“这难道不是年轻人的游戏吗?”但他还是鼓起勇气报了名,去广岛三原市的一个桃子农园当短期帮手。夏日的农活虽然辛苦,但他却在这里结识了跨年龄段的伙伴,还认识了当地电视台的热心人。
出乎意料的是,这段“帮忙旅行”建立的在地人脉,成了他移居的关键。在当地朋友的推荐下,这位有着丰富营销经验的“前东京广告人”,成功入职三原市观光协会。
如今,他住在一间能俯瞰濑户内海的公寓里,过上了梦想中的海景生活。
并非年轻人的专利
现在我们能够明白,おてつたび精准击中了现代人的三个痛点:
- 极低门槛。有偿劳动加上免费住宿,直接解决了旅行成本问题。
- 情感连接。这不仅仅是打工,通过共同劳作,参与者从“游客”变成了“伙伴”。
- 高效匹配。平台简化了繁琐的招聘、签约、评价流程,甚至代办薪资计算。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打破了我们的认知——原本以为这种“体力活”只有年轻人肯干,结果最活跃的群体竟然是60岁左右的“银发族”。
调查显示,86.1%的老龄参与者表示在过程中“遇到了很棒的人”。对于这群刚刚退休的大叔大妈来说,他们不缺钱,缺的是“被需要的感觉”和“新鲜感”。
他们在旅途中交朋友、学新技能,让他们成为了最忠实的粉丝。这也给老龄化社会打了一剂强心针:原来退休生活,还可以是背起行囊,去远方当个快乐的“实习生”。
总之,おてつたび用一种极具创意的方式,同时解决了地方缺工和都市人精神空虚两大难题。工作不一定非要是痛苦的谋生,也可以是探索世界的门票。
将目光投向更宏观的层面。试想一下:如果未来日本能顺应这一趋势,针对特定类型的短期文化体验劳动,适当放宽对外国人的工作限制,或者推出类似政策,那将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来源 / おてつたび官方FB
一方面,日本地方严重的少子高龄化和劳动力短缺,将得到来自外国劳动力的强力补充;另一方面,通过共同劳动、同吃同住,外国人能深度理解日本社会,打破刻板印象,建立起基于真实的民间友谊。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おてつたび或许可以是一把钥匙,我们也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这把钥匙也能打开日本和外国民间深度交流的新大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