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子在桑叶上行走,小编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继续我昨天的“安顺场”自驾之旅。
到达安顺场是正午12点钟左右。
停车场就在大渡河边上,
淡季原因,
没见有车辆停泊,
景区专用道路
游人十分稀少,
有两个当地村民在兜售本地土特产,
整个景区显得十分宁静。
安顺场原名紫打地,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大渡河中游南岸,
距石棉县城 11 公里,
你知道吗,
这里因两件历史事件而闻名全国,
先按下不表,
让我们在游览中慢慢道来。
沿着景区指示牌,
我们向河堤内侧前行,
重型火炮
一残垣断壁的旧城墙景点,
摆放着几锈迹斑斑的破旧长枪,
可能是当时战场上的武器,
三四个游人正兴趣浓厚在摆弄,
或握枪躬身扒伏墙头,
或直立端枪瞄向前方,
一招一式引来同伴们的阵阵笑声。
另一方向摆放的是七、八门重型火炮,
方向直指河对岸,
轰隆隆的炮声仿佛在耳边响起……
走着走着,
曲终人散的坝坝宴
前面传来阵阵嘈杂又热闹的鼎沸声,
东游西晃中我们穿进了安顺场镇。
好像是在开坝坝宴,
场面不小,
整个一条街上摆了十多二十张桌子,
参席的应该是当地民众,
有的已经酒足饭饱起身离去,
有的正在津津乐道品尝美味,
而有的还在静静等候新桌的开席。
穿过喧嚣的坝坝宴,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
就是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广场,
纪念碑广场下方就是“红军渡”。
站在红军渡堤岸上,
远眺宽阔、湍急的大渡河,
石达开的折戟,
红军的突破,
在同一天地展开,
却是两种不同的结果,
不禁让人感怀良久。
湍急的大渡河
162年前的5月(1863年),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军抵达安顺场,
准备北渡大渡河,
由于受清军围堵,
加之石达开受历史的局限,
没有处理好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
当地空室清野,
土司沿河设防,
石达开全军覆没,
太平军将士血染大渡河,
留下了悲壮千古遗恨。
时隔72年后的1935年5月,
红军战士
毛泽东、朱德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巧渡金沙江后来到安顺场,
渡河北上是红军生存下来的首选条件,
而此时红军正面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
蒋介石狂言要让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没有退路,
25日,
红一团团长杨得志和一营营长孙继先,
在南岸红军强大的枪炮火力的掩护下,
以17勇士为先导,
打响了红军长征途中举世闻名的强渡大渡河战役,
红一团一营二连连长熊尚林为首的红军17勇士,
在当地苦难深重的老百姓和船工的协助下,
不顾大渡河的惊涛骇浪,
冒着枪林弹雨,
十七勇士奉命强渡大渡河
以摧枯拉朽之势,
迅速北渡强渡成功,
歼灭国民党第二十四军守敌,
占领了北岸桃子坪敌守军阵地。
“巴掌大”的安顺场,
在相距72年的时间跨度里,
演绎了两场生死攸关的突围战,
让人泪目,
让人敬重。
在纪念碑广场的周围,
耸立着: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红军指挥楼、
十七勇士渡过浮雕、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渡口遗址、
翼王亭石刻碑群……
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安顺场,
已经成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国家4A级景区。
各个景点集中、紧连,
参观游玩3个小时足矣。
景区有特色美食一条街,
我们在“红缘坊家常菜馆”吃的麻辣豆腐鱼,
十分合口味。
离开安顺场,
我们继续行驶在泸石高速公路上,
前往王岗坪旅游景区,
有条隧道很长,
不知叫啥名,
出隧道就快到王岗坪收费站了。
下站后,
去往景区的路容易走错,
一定按导航前往。
我们到达王岗坪景区游客中心,
已经是下午3:10分,
王岗坪景区游客中心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过了进景区的限定时间,
得明天才能放行上山。
哦豁,
白跑一趟,
只能在游客中心留下这张空荡荡的照片,
安慰一下我们失落的情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