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景德镇文旅】
近日,浙江多地中小学陆续放秋假,加上周末,形成为期五天的小长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假期,却在景德镇引发了一场旅游热潮。
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陶溪川文创街区、陶阳里旅游区里弄,讲着吴侬软语的浙江游客随处可见,有人笑称:“在景德镇听到的浙江话比江西话还多,景德镇仿佛成了浙江的‘后花园’。”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近一周的游客数据(景博 供图)
来自浙江景宁的学生蓝诗玟,因同学讲述“景德镇的瓷器非常精美”慕名而来,在陶阳里旅游区用手机定格下精美的瓷影;衢州的林女士带着孩子在抚州弄,品尝地道的景德镇特色小吃;丽水的余女士和朋友相约,带着四个孩子串联起黄山、婺源至景德镇的线路,把秋假过成了一场流动的文化课堂。“秋假时间不长不短,正好适合周边深度游,孩子们对陶瓷很感兴趣,我们就一起来了。”余女士说。
与“特种兵式打卡”不同,浙江家庭的景德镇之行,藏着对“慢陪伴”与“深体验”的双重追求。在陶溪川的陶艺体验工坊,孩子们用双手揉捏着湿润的泥坯,看着不规则的泥团在转盘上渐渐舒展成杯盏的模样;在御窑博物馆内,讲解员讲述着景德镇600年的御窑史,孩子们踮起脚尖凑近展柜,努力看清瓷片上穿越千年的纹路。这种“沉浸式参与”的旅行方式,让陪伴不再是简单的“同行”,而是共同探索、彼此见证的温暖过程。
对当地旅游从业者而言,这场热度来得“猝不及防”——在小红书兼职做旅游管家的小李坦言,往年这个时候本是旅游淡季,最近一周竟接到4个订单,分别来自浙江湖州、温州、台州、丽水,一问才知道,是浙江陆续放秋假。 “秋假+近距离+文化出圈”,成了订单激增的关键。地理位置的邻近是基础,自驾几小时的路程让“说走就走的文化游”成为可能;气候的舒适宜人是加持,但真正让景德镇脱颖而出的,是它在机械化生产的时代里,依然坚守的手工温度与文化厚度。
当同质化的网红打卡逐渐降温,游客早已不再满足于“拍照发圈”的表面热闹,而是渴望有温度、有深度的旅行体验。景德镇正好符合了这一需求。这里的文化可感可知:手工制瓷等传统陶艺体验与烧玻璃、漆扇、扎染等艺术形式相映成趣。这种“可触摸的文化”,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文字:吴晓燕
编辑:张仲灏
校对:王宇琦
一审:张佳鑫
二审:吴海泉
三审:余红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