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枫生态旅游景区秋景。 新华社记者 贝赫摄
初冬的内蒙古科尔沁草原银装素裹,一片静谧。刚刚忙活了一秋的牧民吴双龙,高兴地给记者算起账来:“以前守着五角枫的好风景,却只能靠放牧种地过日子,今年基础设施条件变好了,旅游人气很旺,我通过招待游客,收入是过去的3倍。”
吴双龙生活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代钦塔拉苏木,这里地处大兴安岭向科尔沁沙地的过渡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五角枫生态旅游景区内的6.07万公顷浩瀚枫林,每年秋季色彩交织——墨绿、绛紫、赭红、橙黄,宛如大地调色盘,成为科尔沁草原的别致一景。
虽然坐拥独特的景观资源,但这里曾因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业态单一,一度陷入“守着金山难致富”的困境。“过去路不好走,游客来了转一圈就走,留不住人也带不动消费。”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苏木党委书记韩岩峰说。
2025年,京蒙协作精准发力,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帮助下,为代钦塔拉苏木争取到1924万元帮扶资金,用于构建“观光+体验+研学+消费”农文旅融合体系,发挥草原生态资源与特色民族文化优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这笔资金非常宝贵,必须精打细算,花在刀刃上。”韩岩峰介绍,代钦塔拉苏木修建了2公里排水渠,治理洪涝隐患;新建了1.5万米人行便道、7.25公里柏油路与水泥路,串联起景区与村落;购置了统一可移动摊位,配齐垃圾清扫车、垃圾箱等环卫设备,让景区环境焕然一新。
“如今景区实现了智慧管理,线上预约、电子票务一键完成,入园效率比以往提升60%。”五角枫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员吴永安说,配套升级大幅提升了景区接待能力。自今年9月起,代钦塔拉苏木推出“五角枫文化旅游季”,涵盖摄影大赛、歌舞展演、非遗市集等项目,国庆期间就吸引游客22.93万人次。
韩岩峰说,通过京蒙协作,代钦塔拉苏木引入专业团队打造“枫叶红了”度假民宿,提供餐饮、非遗展示、文化演艺等多元体验,并为30名民宿工作人员提供礼仪、客房管理、线上运营等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如今的代钦塔拉苏木,柏油路通到家门口,民宿客栈鳞次栉比,五角枫下游客如织,农牧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2025年1至10月,代钦塔拉苏木接待游客48万人次,120户农牧民户均增收2万元。
文旅火了,代钦塔拉苏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让农特产品销售搭上“文旅快车”。
今年,依托京蒙协作,代钦塔拉苏木在北京举办多场产销对接活动,与多家商超签订直供协议,有机大米等核心农产品销量可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京蒙协作,完善农文旅融合体系,让草原生态更优美、文化更鲜活、农牧民生活更富足。”副苏木达钱雪说。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电 记者恩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