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位于四川阆中市阆中古城城北,嘉陵江边玉台山半山腰。
唐调露元年(67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时任隆州(今阆中)刺史,在城北嘉陵江畔的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亭,清代合称滕王阁。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712-770)旅居阆中,多次游览滕王阁,作七律《滕王亭子》,滕王阁因诗圣杜甫的诗而声名大噪。上半首:
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登顶玉台山,倒是没有杜甫夸张的万丈丹梯,现在约有九百多级登山台阶,现在的滕王阁在半山腰。
过了这座石桥,前面便是玉台山石塔。
玉台山石塔,建于唐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塔坐北朝南,砂岩石料构成覆钵式舍利塔,通高8米多。塔身四面凿船型龛,内有佛像坐于莲台。塔腰雕刻精美。
颐神慈氏洞,位于石塔东侧山岩。摩崖长廊内有唐宋时期开凿的颐神和慈民两大石窟,内有历代文人游览题咏的诗刻。外壁刻明卲元善书杜甫《滕王亭子》诗、杨瞻书“颐神洞”诗等。
欣赏了唐塔和唐宋颐神慈氏洞后,继续沿登山台阶上山,前方便是滕王阁大殿。
滕王阁大殿,位于半山腰,坐北朝南,仿唐“真三假五层”楼阁式建筑,通高31米,24根朱红巨柱,托举层楼,琉璃重檐,檐楹间悬挂名家撰书的匾联。
底层内塑滕王挥翰作画铜像,仅开放一楼大厅,上面两层不开放。
绕过滕王阁,继续上行,这段登山台阶较陡,前面是玉台。
玉台,《楚辞》云:“缘天梯兮北上,登太乙夸玉台”“天帝所在,以玉为台”。明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任瀚诗咏“犹有君王旧玉台”。
杜甫题《玉台观》: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
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
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
人传有笙鹤,时过此山头。
越过玉台,继续上山到达山顶,此段台阶更陡,两边加装了铁链扶手。
积翠亭,位于玉台山山顶,取杜甫“中天积翠玉台遥”诗意。登高望远,远山近水、丹青城郭尽收眼底。
杜甫题《玉台观(滕王造)》:
中天积翠玉台遥,上帝高居绛节朝。
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
江光隐见鼋鼍窟,石势参差乌鹊桥。
更肯红颜生羽翼,便应黄发老渔樵。
九百多级台阶登上山顶,一路游览拍照,原路返回,往返约一个小时。我们一行20多人,仅有我等3人登上山顶,大多望山止步,半途而回。虽然山顶仅有一亭,但是当年杜甫肯定上去了。沿着诗圣走过的路,品读阆中滕王阁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才是我不辞登山千级台阶之辛苦的动力。
题小诗一首《阆中滕王阁》:
沧桑唐塔记流年,积翠亭中不悟禅。
白玉台前秋色尽,教人何处倚栏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