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日报】
“十四五”期间,邯郸以成语文化为核心引擎,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发展,实现从厚重文脉到可感风景的蝶变,交出了古城活化的“邯郸样本”。
具象化,让成语从典籍走进日常。以文化强市建设为抓手,邯郸打破历史文化的抽象壁垒,将成语元素系统性植入城市肌理:光明大街成语文化街区,成语灯箱实现“夜间亮文”;公交车化身“移动成语展馆”,形成全域覆盖的文化传播网络……从“听说成语”到“遇见成语”,抽象的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触摸、可观赏的实体景观,让成语之美看得见、摸得着。
场景化,从单点打卡到全域沉浸。邯郸突破传统文旅模式,以场景革新推动从“看风景”到“入风景”的升级。依托重点培育的2025邯郸U18青少年足球挑战赛(“郸青超”)等IP赛事,打造“观赛+非遗市集+战国袍体验”立体场景,以赛事为纽带,让体育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实现了从单一的“门票经济”向多元“场景消费”的跃升,成为“体育+文旅”融合的标杆案例。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完成沉浸式改造,“李白的邯郸”酒馆、360°光影秀《邺都长歌》、赵王城遗址MR体验项目等相继落地;邯郸顶层设计推动“两区三带”全域旅游布局成型,免费公交、智慧停车等配套服务持续优化,推动游客从“一日游”变为“多日深度游”。
产品化,让文化价值可感可及。邯郸将产品创新作为文旅“出圈”的核心密码,推动文化资源向发展动能转化,从成语冰箱贴、折扇文具等轻文创,到“公子符”景区商圈联动卡、数字府衙博物馆等新业态,形成全链条产品体系,让游客能“把成语带回家”。
同时,深化文旅与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的融合,乡村旅游示范点成倍增长,非遗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带动就业数万人,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从典籍中的成语典故到街头的文化风景,从单一景点到全域体验,邯郸完成了文旅转型的蝶变,不仅为文旅发展提供了鲜活案例,更证明了传统文化只要找对表达路径,便能绽放持久魅力,为更多古城文旅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邯郸样本”。让我们同心协力,跨向“十五五”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让邯郸文脉在新时代坐标上绽放璀璨光彩。
周志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