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中间围着一个高高的疙瘩,人家就高低散落在周围,唯有北面一处大路通向白鹿原。
有意思的这些人家户户山景房,从每一家院子望出去,都是一幅绝美的初冬青山图。
这里就是蓝田县的将军疙瘩村,一个很有意思的村落。
走过蓝田环山路的都知道有个将军岭隧道,这个将军疙瘩就是所谓的“将军岭”;而这个将军岭隧道,还是环山路唯一的一个隧道。
将军岭是秦岭山区和白鹿原上的分界线:南面是峻岭起伏的山区,北面是沟壑纵横的鹿原,同时还是“鸡鸣三镇”的地方:是前卫镇、蓝关镇、小寨镇三个乡镇的分界点。
我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是从牛角沟乱逛,沿着李家河水库的引水渠过来的,道路崎岖狭窄,而且要上陡坡,但是到了顶之后,却一路平坦。
当我看到一辆“老头乐”的时候,简直惊奇万分,后来才恍然大悟:从白鹿原过去的平坦大路,才是到将军疙瘩的正路。
叫做将军疙瘩,是因为汉代长水校尉屯兵于此,又叫“将帅疙瘩”,不过蓝田人有时候读转了音,读作“浆水疙瘩”。
浆水就浆水,我喜欢喝浆水,喜欢吃浆水面。叫做浆水疙瘩其实更有意思。
要是我不想进山,却还想轻轻松松的看山景,我就来这里——很多人都找开车能轻松上山的路,这里就能满足。
从白鹿原北门过去,导航将军疙瘩村,不过就是几分钟的路,而且一路平坦,直直的就到了将军疙瘩的下面。
我喜欢在将军岭凌隧道上面的路停下来,远远望望下面的环山路和右手的白鹿原。
环山路如一条游龙从西往东而来,上面白鹿原头影视城的建筑历历在目,再远处,就是隐隐青山。
路上另一侧就是李家河水库的引水渠,也是蓝田的“红旗渠”。
将军疙瘩村说大不大,我以前开车围着上面转了一圈,南边西边的人家比较密集。这次开车过去,却是中间断路,不能围着走一圈了。
人家随着地势高下分好几层居住,家家都是朝着开阔的地方,从每家院子望出去,都是一面青山。
将军疙瘩算是比较高的,南面再高的山梁东边是天马山西边是尤风岭,以前为了探访“摩诘小道”,好多地方我都走过。
再往南,还能看到岱峪的风雨山、云台山。
村子里老房子多新房子少,好多房子都空着。我觉得要上在这里搞民宿,要比下面沟里好,每家都是山景房。
只是很多人家门前小院里长着一些杂树,要是把这些清理掉,远处的山就看的更加明显了。
给我说前面路断的大哥,院子里还有这么一个大罗盘,看着很有意思。
我谢绝了大哥的热水,因为我知道从村子出来往西边梁上走,那里还有一个更空旷的观山景的地方,我要坐在那里喝茶。
相比于村里有杂树的遮挡,这空旷的山梁上,倒是一个晒太阳的好去处。
这是我今天喝的第二道茶,晒的第二次太阳。
初冬的山原就像是卸了妆的女子,虽然多了些褶皱,但是却多了些岁月的沧桑,更真实。远山近原都在天地之间袒露着,一览无余。
如果顺着路再前行,就是李家河水库引水工程的一个工程点,从旁边小路可以下到牛角沟,我以前从那里走过,路窄坡陡,今天就不去了。
在这里晒暖暖就好,在这阳光普照的天地间,看着这山,看着这原,看着这沟。这里安安静静,没有一丝儿风,也没有人声的嘈杂。
晒到人犯瞌睡,就离这里,到白鹿原头右拐,却看到引水工程这里还有一个工程点。
工程点旁坡上满目的荻花,再望望远处的将军疙瘩,真是一个有意思的村子。
现在将军疙瘩和周围村子合并,还在白鹿原的凫峪搞了个将军村民宿,那个是在沟里面,玩的是隐秘。
要是玩山景房,那上面的将军疙瘩算是最好的选择了,特别是在这有阳光的冬天,是一个晒暖暖的好地方。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