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诸多寺庙当中,这座低调的佛塔寺算不上出众,能“慕名而来”的游客自然也是少之又少。而我恰是因为摩旅出行,偏好打卡这些略显小众的去处,才会专程到此一游。前段时间从将军洞(也是一座寺庙)出来后,想到曾经在航拍时注意到附近有座个性鲜明的佛塔,便在地图上稍作搜索,结果显而易见,它所处的位置,正是这座“大理佛塔寺”。

大理佛塔寺又名尊胜塔院,据《康熙鸡足山志》载,寺内的尊胜塔始建于公元1683年(明崇祯戊寅年间),为当时的丽江知府木靖与悉檀寺僧人道源、道真所建。相传塔院最辉煌时,四周共设有禅房40间,均为僧人参禅所用。不过从1689到1963的274年间,该寺一直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毁坏和修葺。而现在的佛塔寺实为台湾比丘尼道兴法师20余年来,先后捐资募化数千万元于1994年在其废墟上重新修复。

寺内建筑群自北至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七级平安佛塔以及大雄宝殿三大核心建筑。此外,还包括厢房、斋堂、僧寮房等精致的附属建筑,整体布局显得既合理又和谐。规模虽然算不上大,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置身其中,就仿佛远离尘嚣一般,能够尽享清幽与宁静。

让我意外的是,这座佛塔寺原来还是国内比较罕见的依循百丈丛林制度实修的净土女众寺院,“常住比丘尼沙弥尼约40余众,是云南省境内常住出家众最多的净土女众道场”。因为这里的戒律精严,修学精进不辍,还是世界各地净宗同修前往参学共修的清净道场。


难怪当我骑车直达寺庙最高处后,从侧门入寺,由高到低一路“逆行”,能明显感受到四周格外静谧和夹带着些许阴柔氛围的细节景观,沿途随处可见的花花草草和多肉植物,更是一度让人以为自己是误入了哪户贵族人家的后花园。


好在这座22米高的印度宝瓶式白塔巍峨耸立在寺院正中,稍作了解,塔门之上以及左右两侧,均是大理知名书法家马福民先生亲笔书写的“平安佛塔”塔名竖匾,其字迹苍劲有力,气势非凡。而它就是曾经的无影塔、尊胜塔。


本来以为无人,所以我独自一边登塔,一边放肆地喃喃自语和按按快门,时而念念所见的经文,时而评判墙绘的几处夸张,时而还冲着每一层不同的供奉和装饰做出点评,结果到达最后一层的时候正准备继续“大放厥词”,突然发现这时的背景音乐好像换了风格,再定睛一瞧:“明明是一位体态庄严的比丘尼正在佛像之前专注地念经。”连忙极低声地道歉:“不好意思,阿弥陀佛”,然后竟连呼吸都开始小心翼翼起来。


比丘尼的修为显然没这么容易被外界动摇,而我也不敢再去打扰,悄然抽身而退。平安佛塔的外形为七级六角形混凝土建筑,内部则至少分为五层(上面应该还有,只是有门锁着的),个人觉得是这座寺庙的精华所在,如果有缘,还能遇见主持哦。


图文原创: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内容指正、评论、关注和赞赏,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欢迎有正义感的网友读者看见“盗版”向内容平台举报和投诉。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本人独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务,欢迎洽谈,附赠所有拍摄素材。

离开之前,偶遇路过的比丘尼,还被热情地告知这里的山泉水是经过净化的,可以放心取用,显然她是看见了我从将军洞打的“龙泉水”了啊,呵呵。这座佛塔寺的位置是“杭瑞高速公路西150米”,自驾前往还算方便,不过上山的路有点考验驾驶技术,公共交通略显不便,主要难度在于爬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