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今天入手一枚奖牌!”在户外群里,市民姚先生兴奋地晒出今天收获的西岭雪山徒步奖牌。一枚融入杜甫诗境、可触摸可收藏的文创奖牌,已然伴随着成都首个秋假的开启,成为西岭雪山从“观光目的地”向“沉浸式体验场”转型的情感“硬通货”。
一场全民可参与的文化运动
正如鸡蛋承载着生活的温度与日常的刚需,文创奖牌亦浓缩了旅行的意义与情感的锚点。当“特种兵式旅游”退潮,西岭雪山以一枚奖牌,通过低门槛、强趣味的全民健身方式,将杜甫诗句转化为可体验、可触摸的实体感受,实现了从观光到共鸣的价值跃升。
这枚奖牌的诞生,本身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叙事。将延绵雪山轮廓线融入奖牌肌理,融汇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意境,又将雪山的精灵小松鼠俏皮地跃然奖牌之上,恍惚推开那扇千年诗窗,将诗意栖居与现实行旅悄然缝合。
当然,这枚奖牌的真正价值远不止于设计,而在于它所锚定的体验链条——从山脚到海拔2200米的映雪湖广场,每一步攀登都化作可触摸的仪式感。游客在打卡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对自然景观的丈量,更是在与历史、文化、生态进行多维对话。
许多家长反馈,孩子为获取奖牌主动挑战徒步,在获取奖牌后主动了解杜甫诗句与雪山地理,这种由奖牌激发的探索欲望,使得传统文化以一种轻盈的方式悄然植入新一代的记忆之中。“以前爬山是‘ 赶路’,现在变成‘寻宝’。”秋假期间一名带孩子参赛的成都教师表示,“奖牌兑换那一刻,孩子高举奖牌大喊‘我拿到杜甫的雪山啦’——这种文化认同与成就感的双满足,远超过物质消费。”
这种“轻运动+深文化”的体验模式,成功激发了全龄段的参与热情。据了解,截至目前已开展1个月,累计参与人数超6万人次,完赛并取得奖牌约1万人次。同时,以活动带经济,有效撬动了整体旅游经济,为景区及周边的古镇、酒店带来了显著的客流增长,形成了“一枚奖牌带火一座山”的链式反应。
文体旅商融合的闭环实验
然而,细究这场现象背后的逻辑,不难发现“文旅+运动”正成为撬动新消费场景的核心支点。西岭雪山以徒步挑战为介质,鼓励人们走出房间、深入自然,在运动中强健体魄,于探索中领略山河之壮美,又通过设置低门槛、高互动的挑战任务,将这段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观光场景转化为沉浸式参与的体验场域,使游客从被动观看转向主动投入。同时,以业态多元、消费场景聚集、文化体验丰富的映雪湖广场为挑战赛终点,自然构建起动线引导与消费闭环。
在西岭雪山,奖牌不再是终点的赠礼,而是旅程的起点,驱动游客主动完成空间穿越与时间沉淀。当游客在完成徒步挑战后,于映雪广场兑换奖牌、合影打卡、休憩消费,带动周边餐饮、零售及二次消费项目人气攀升。
这枚小小奖牌,不仅让“文旅+运动”迸发出完美的协同效应,更被赋予了情感记忆载体与消费动线钥匙的新内涵,成为西岭雪山的“冰雪+”生态扩容的重要支点,不仅为打造全时旅游新格局奠定基础,还为区域文旅融合埋下伏笔。届时,一条以雪山为核、文化为脉、运动为媒的黄金动线,将串联起悦来、鹤鸣、斜源、䢺江、花水湾、西岭等沿途特色文旅资源,形成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区域联动发展新格局,真正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构建区域“文体旅商融合”的消费闭环。
小奖牌背后的大时代转变
西岭雪山的探索,是文旅消费从“物质性”转向“情感性”与“体验性”的缩影。这枚小小的奖牌,恰如一枚“文化鸡蛋”,虽轻却营养丰富。它包裹着运动的活力、文化的韵味、探索的乐趣与亲子的温情,以朴素的方式,撬动了全民健身、全域旅游、全龄共鸣的大市场。
当千千万万的游客开始为了一枚奖牌、一段体验而规划自己的行程时,当千年诗句因一枚枚“鸡蛋”而生动,西岭雪山的“鸡蛋经济”,正是用朴素的经济逻辑证明:在这个体验为王的时代,能撬动市场的,往往不是庞然大物,而是那一枚恰到好处、直击人心的“鸡蛋”。围绕“鸡蛋经济”西岭雪山将持续深化杜甫文化符号,增设趣味打卡点,开发主题线路,并规划推出如“前山大飞水密林探秘”“日月坪云端漫步”以及亲子、滑雪等系列奖牌,打造贯穿四季的奖牌收藏体系。
然而,全年龄段的徒步挑战赛仅仅是西岭雪山“鸡蛋经济”体系中的一环。海拔3225米的雪山邮局,既是传递情感的驿站,也是游客打卡点;充满科技感的机甲杜甫,以独特创意成为亮点;雪山之巅的3D裸眼大屏带来震撼视觉体验;沉浸式NPC演出让游客穿越时空感受雪山文化魅力……
此外,随着雪季的到来,第26届南国国际冰雪节即将启幕,西岭雪山将以“冰雪+”模式进一步延展文体旅商融合的边界,将引入飞天鲲鹏特色打卡场景,以东方神话意象融合现代艺术设计,打造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雪山新地标;还有西岭千秋雪沉浸式npc演绎、西岭飞仙、非遗表演、点灯仪式、国风音乐会等特色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娱乐无缝衔接,共同编织一场跨越古今的雪山奇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