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立于娄山关悬崖之上,默念《忆秦娥·娄山关》,耳畔仿佛回荡着88年前的冲锋号角,这方被誉为“黔北第一险隘”的雄关,正以鲜活的姿态诉说着红色记忆。
娄山关海拔1576米,千峰万仞如斧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其间,自古便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长征以来的首个大胜仗,就是娄山关战役,成为四渡赤水战役的关键转折。如今,山壁间镌刻的巨幅词碑与红军战斗纪念碑交相辉映,将这段历史永远定格。
沿着战壕遗址缓步前行,粗糙岩壁上的弹痕仍清晰可辨。指尖抚过斑驳石面,仿佛能感知到当年战士们潜伏时的体温。在小尖山战斗遗址旁,苍松翠柏环绕间,阳光穿过枝叶洒在弹孔墙上,每一道痕迹都在无声讲述着浴血奋战的过往。午后3至4时的逆光中,蜿蜒山脊线化作金色巨龙,酒红色长裙与青绿山林形成绝美撞色,镜头定格的不仅是风景,更是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这些痕迹不是冰冷的遗存,是鲜活的历史教材。”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如今的娄山关通过实景演艺、遗址保护等方式,让红色记忆可感可触。在游客中心,金属质感的“娄山关”纪念章成为热门打卡点,每一枚印章落下,都像是为这场历史之旅盖下郑重注脚。
夕阳西下,站在关口回望,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恰如词中描绘的壮阔景象。群山静默间,曾经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唯有红色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从战壕遗址的斑驳岩壁到纪念章上的清晰字迹,从诗词中的豪迈情怀到眼前的生机盎然,娄山关正让越来越多的人读懂:旅行的意义,在于让文字变成脚下的路,让历史变成心中的光。
暮色中告别雄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诗句愈发清晰。这方见证过伟大转折的土地,如今正以历史的温度,指引着人们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坚定前行。
原创 余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