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焉耆很想你”——当这句藏着万千牵挂的话,被写在新街里的宣传牌上时,仿佛瞬间戳中了每个漂泊者或思念者的心声。
我们早已习惯在微信对话框里分享生活碎片,在视频通话里用“挺好的”掩饰疲惫,那些被笑声和“没事儿”包装起来的脆弱,总在屏幕两端隔着一层无形的距离。可在焉耆县互嵌式示范街——新街里,这份隔着屏幕的思念有了落地的地方,那些渴望真实连接的心情,能在这里找到温暖的回应。这里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为抓手,丰富形式、创新载体、以居住生活、文化、商业、娱乐等日常环节为切入点,创新提出“一馆、一场、一街”为建设思路,以“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为景,用美食串起烟火气,用文化织就归属感,成为旅游旺季里疆内外游客“走进焉耆、了解焉耆”的最佳窗口。
以美食为桥 让味蕾先“相遇”
新街里的50家商铺,藏着最动人的“互嵌密码”。2024年以来,这里的各族商户结为“生意上的一家亲”,节假日里不只是算清账本上的往来,更是常带着自家特产串门走访,他们如同50颗紧紧相拥的石榴籽,在真心换真心的互动中,织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图景,让交往交流交融的暖意渗透在日常点滴里。古丽么么虾把特色风情揉进麻辣鲜香,马有鱼馕坑烤全鱼用传统馕坑技艺锁住现代调味的精髓,库特鲁小锅抓饭的悠香、品宴居的醇厚、润酷火锅的热辣、能喝汤的鸡火锅的温润……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与焉耆特色在这里碰撞出奇妙的火花。不必隔着屏幕分享“今天吃了什么”,在这里,你可以和来自天山南北的各族游客围坐一桌,对着品宴居的盐巴鱼赞叹“太香了”,听店主讲讲“古丽”与“么么虾”的故事,让味蕾先一步完成跨地域的“握手”。
以打卡为媒 让思念有“形状”
“我在焉耆很想你”“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会等”“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新街里的宣传牌,不只是拍照背景,更是能让人驻足的“情感景点”。
不用再对着屏幕发一张加了滤镜的自拍,在这里,你可以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打卡墙前,与“哪吒”一起合影,让“思念”变成看得见的笑容,让“相遇”成为真实的画面。这些树立起来的牌子像一个个温暖的信号,告诉每一个人“这里有人等您来,有故事等您来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