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
暑期出行热度高涨
水利风景区
作为自然与人文景观结合的产物
是旅游和研学的热门之选
在江苏
入选了最新一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名单
且有着 “亚洲第一泵”称号
的水利枢纽便也成为了热门研学点
它就是宿迁市皂河水利枢纽
艰苦环境下诞生的“争气泵”
20世纪50年代
为解决苏北地区严重的缺水问题
江苏省开启了
“扎根长江、引江济淮、江水北调”的航程
利用京杭大运河苏北段为输水干线
沿线新建九个梯级泵站
逐级将丰盈的长江水
输送到缺水严重的苏北地区
正常情况下抽水站提水补给骆马湖
保障沿湖地区农田灌溉用水
以及排除黄墩湖地区内涝
并为宿迁市、徐州市工农业生产
和人民生活提供用水
同时保障航运畅通
使天然湖泊变为
综合利用的人工控制湖泊
1978年4月
江水北调第六梯级
皂河抽水站破土动工
皂河抽水站建设期施工现场
建设期间
工程管理处从全省抽调管理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民工近千人
住在用蒲葵、毛竹和芦席搭成
四面漏风的草棚里
现场物料转运也是依靠手推车等
条件十分艰苦
因工程时间紧、上马快
有些设计图纸没有来得及赶制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水工室组长杜选震等十余位技术干部
住到工地
一边修改,一边补充设计
一边组织施工
在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君亮为代表的
多名科学家反复实验和技术攻关下
成功研制出直径6米
单机流量100立方米每秒
重300吨的混流泵
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水泵
其内部空间宽敞到可以同时容纳
两辆十吨重的卡车并行驶过
因此也被国人亲切地唤作“争气泵”
历经9年建设
1987年4月
皂河站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标志着我国大型泵站制造业
进入一个新里程
1988年
工程荣获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
历经岁月的积淀
站内的主机、辅机
仍是全国水利泵站领域的活教材
新使命新风貌
2002年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开工
皂河抽水站与皂河闸、皂河二站
等水工建筑物共同构成的皂河水利枢纽
成为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第六梯级
肩负起了新使命
通过“亚洲第一泵”的“托举”
长江水一路欢歌北上
滋润数十座大中城市
但经过长时间运行后
皂河抽水站工程
泵站机组性能下降
不能满足南水北调工程调水要求
2009年4月
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
批准了皂河站更新改造工程
2011年5月
皂河一站更新改造工程
通过试运行验收
2012年12月
皂河一站、二站更新改造工程
均通过通水验收
更新改造后的皂河一站
总装机容量14000千瓦
皂河二站总装机容量6000千瓦
2014年汛期
皂河二站参与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
运行1079台时
抽水0.91亿立方米
为解决南四湖地区
生态用水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
调度皂河泵站与其他泵站
共为骆马湖补水2.55亿立方米
有效满足了江苏省
3300余万亩水稻栽插需求
如今
皂河水利枢纽不仅
发挥着抗旱灌溉、排洪泄涝、
发电、航运等多重效益
还承担着水文化展示与传播功能
“亚洲第一泵”广场
由于地理位置独特
皂河水利枢纽
围绕独有的工程特色、水文景观
及宿迁、皂河两地的人文特色
通过“改善水环境、保护水生态、
美化水景观、弘扬水文化”等措施
形成独特的水文化景观群落
先后被评为“江苏最美水地标”
“省级水利风景区”
成功入选水利部
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
2023年获评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近年来
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
还依托皂河站的“亚洲第一泵”
以泵站水文化科普展示为中心
拓展治水、节水、护水等
系列宣传科普资源
全面开展特色水情教育
让这座水利枢纽
成为中小学生的热门“打卡”地
让治水智慧得以传承
中国水事综合水利部网站、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大美东线整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案 | 罗景月
审核 | 陈锐
监制 | 樊弋滋
责编 | 罗景月
校对 | 王子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