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涉县,碧绿苍翠,不少游客在涉县赤水湾公园戏水游玩,在涉县韩王九寨观云海,在太行五指山空中草原露营吃烧烤。“涉县的景色很好,山里的温度也很凉爽。”带着家人从石家庄到涉县自驾游的张先生说。
涉县秀美风光。
涉县是全山区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全县林木覆盖率63.7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73%,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河北省人居环境奖、河北省洁净城市、河北省森林城市等称号,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涉县将军大道。
近年来,涉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森林进城、森林环城等系统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公园城市,构建出山水之城的如画风景,让更多的市民尽享绿色福祉,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
塑造公园城市特色风貌
涉县按照“山体景观化”的理念,开发、建设了凤凰山城市森林公园,韩王山、五指山等生态景区,促使城市生态防护绿地面积达到186.7公顷,实现了城市四面环山、四面环林、四面环绿。
涉县玉带河公园。
先后在城内建成太行中央公园、龙山公园、玉带河公园、赤水湾公园、涉县西岗公园等各类公园,目前已拥有120个公园和30余个广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百园之城”。
同时,依托四面环山的特色,建设外围防护林体系,构建五指山、韩王山、凤凰山等天然生态绿色屏障。县城内因景植绿、见缝插绿、拆围透绿、破硬还绿,建成城市绿道绿廊近147公里。通过渗水铺装等措施,建设海绵城市。建成幸福园、阳光游园、求是园等下沉式海绵游园,雨水就地消纳和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涉县县城一角。
截至目前,涉县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91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到42.56%,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了91.53%。在这里,“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已不再是一种奢求,“绿美山城、生态肺城”正在成为现实。
涉县清漳河国家湿地公园。
打造百里漳河生态长廊
立足“山城、水城、生态旅游城”,涉县以清漳河为主脉,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在清漳河索堡至连泉段新建1座橡胶坝,10余座滚水坝,新建赤水湾、胜利湖、东山湖等景观节点。
将漳北、漳南、漳西三大灌渠与清漳河水系连通,实现水源互补,形成“五湖、三渠、一湿地”与130余万平方米的梯级水面融合交错,山水连绵、步移景异。
通过人工开凿疏浚的方式,引清漳水入县城,建成41公顷的玉带湖公园。对沟壑纵横、断壁荒塬的东枯河,采取建湖蓄水、绿化建园的方式,高标准建设占地面积200余公顷的太行中央公园,城市形态更加亲水自然。
涉县赤水湾古镇夜景。
百里清漳、万顷画廊,有水可赏、有景可观的河谷绿色生态廊道,将娲皇宫、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赤水湾古镇等30余个景区、景点串连成线,成为全域旅游的重要纽带。
往日的荒滩变成了片片绿带,干河、枯沟变成了碧水湾湾、水清河畅、景美岸绿、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景观带,成为涉县生态旅游的新地标和全域旅游的又一张“新名片”,为涉县这座山水绿城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涉县龙湖(中央)公园。
丰富公园城市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女娲文化之乡、红色革命圣地,涉县文化底蕴深厚。在县城建设过程中,涉县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注重本土历史文化植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弘扬传统文化,把彰显文化特质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
涉县依托全域旅游,按照“城景合一”“亦城亦景”的理念,在城市重要场所和节点,融入红色、女娲、太行等文化元素,规划建设了赤水湾大桥、“将门”、胜利桥、赤岸公园等标志性文化设施。
通过利用将军大道土石崖壁制作抗战系列大型浮雕,采用等比复建红色遗址的方式打造红色记忆小镇,道路灯杆、公交候车站融入“129”红色元素等,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特别是充分利用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以太行山干部学院为依托,打造全国党性教育品牌。
涉县铜锣湾广场商业中心。
构建宜居宜业幸福之城
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涉县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34国道绕城段建成通车、将军大道西延打通,龙东路、凤凰山环路、商城西街等改造和投入使用,初步形成“十二纵十二横一环”的城市路网格局,拉大县城骨架,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10.44公里/平方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24.05平方米。
涉县赤岸公园。
将县城周边旅游景区和凤凰山城市森林公园纳入涉县“公园城市”规划范围,开通县城至景区的公交专线,打造了15分钟旅游交通圈,使城区和景区实现了无缝对接,形成“城市即景区、景区即住区”的共享格局。
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承载力,第六中学、第七中学、平安幼儿园等学校兴建扩建,实现就近入学,促进教育公平;县中医院、肿瘤医院医技综合楼等建成使用,使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得到了保障。赤水湾古镇、铜锣湾广场、赤水湾大酒店等一系列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活力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宜居、宜业、宜游,是公园城市建设的本质要求。如今的涉县,天更加湛蓝,山更加清秀,水更加澄碧,城更加靓丽,人民更加安居乐业,生态、宜居、活力、善治的“公园之城”变成现实,“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目标正在实现。
通讯员 陈虎斌
图片由涉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