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青少年探索历史的热情,在绿荫环绕的灵台县博物馆内,2025年暑期“青少年志愿者”讲解培训正在火热进行。孩子们穿梭于古香古色的展厅,在文物与历史的浸润中,悄然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
活动中,学员们通过系统培训深入了解博物馆的职能、讲解礼仪及灵台历史文化,并走进展厅实地观摩。丰富的文物藏品和精彩的陈列展览深深吸引着每一名学员,他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提出问题,对探秘灵台历史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博物馆里,我最喜欢的文物是这件出土于西屯镇的红陶板瓦,它是已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板瓦,它采用了榫卯结构的方法,既防水抗风坚固耐用又美观。”连续两年参加青少年志愿者培训的东关小学学生马伊喆说。
“以前,我来过博物馆很多次,也听过讲解员对文物的科普讲解,我为家乡有这么多精美的文物而感到骄傲。”青少年志愿者陈熠涵说,这次来博物馆参加“青少年志愿者”的讲解活动,要向讲解员老师多多学习,把灵台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据悉,本次培训将持续至7月31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内容涵盖博物馆概况、基础礼仪、展厅器物介绍、历史文化知识等。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将接受综合考核,合格者将获颁“博物馆志愿者”聘书,并分批参与展厅讲解服务,用青少年的视角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为传播灵台历史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小学刚毕业的韩婕说:“在这里,我了解到了许多悠久的历史文物,等我回到学校之后,我要把我了解到的故事和文化,分享给同学们,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博物馆是有多么地了不起。”
县博物馆讲解员马娟娟是本次培训班授课老师之一,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让孩子们在学习历史文化、增强实践锻炼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历史奥秘的兴趣,同时也让灵台历史文化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
近年来,灵台县博物馆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始终致力于发挥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功能。此次青少年志愿培训不仅为博物馆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孩子们提供了锻炼表达能力、增长历史知识的实践平台,更让文化传承的火种在这里薪火相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