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在广东省东部韩江上游程江与梅江汇合处。


一、梅州的历史
南朝齐(479—501)于此置程乡县,在今西郊更楼下建古程乡县城。南汉乾和三年(945)置敬州。北宋开宝四年(971)易名梅州,因当地梅溪(今梅江)沿岸多梅花得名。熙宁六年(1073)废,元丰五年(1082)复置。

至元十六年(1279)升设梅州路,二十三年(1286)降为梅州。明洪武二年(1369)州废复设程乡具。清雍正十一年(1733)省程乡县置嘉应直隶州。清嘉庆十二年(1807)升为嘉应府,十七年改为嘉应直隶州。

1911年复名梅州,1912年改设梅县。1979年以梅县之梅州镇设梅州市。1983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设梅县市。1988年设省辖梅州市。

二、梅州的地形与气候
梅州市属于典型的山区,地处南岭以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多田少。主要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等地貌类型。山地面积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6%;平原面积仅占13.7%左右。境内的兴宁盆地是粤东最大的盆地,面积达302平方公里。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梅州地处内陆山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均温约21℃,年降水量1500-1800毫米,具备典型的“雨热同期”特征。

梅州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以大埔县茶阳经梅县区松口、蕉岭县蕉城、平远县石正、兴宁市岗背为分界线,平远、蕉岭、梅县北部为中亚热带气候区南缘,其他地方为南亚热带气候区。

三、梅州的旅游资源
梅州为新兴的工业城市,以卷烟、制药、造纸、食品、机械、纺织、电子等工业为主,土特产有梅县沙田柚和清凉山茶。国道205(山海关至广州)、206(烟台至汕头)公路在梅州交会。韩江水运与汕头相通,为闽粤赣边界交通枢纽。梅州素有“华侨之乡”称誉。

名胜古迹有黄遵宪故居人境庐、阴那山、灵光寺等。雁南飞茶田景区,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茶田风光旖旎,茶香四溢,游客可以体验客家文化和享受宁静田园生活。

梅州五指石景区内山峰挺拔,岩石嶙峋,景色秀美。龙归寨瀑布位于丰顺县,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水声轰鸣,气势磅礴。
(图片来自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